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为文化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8万个,非法人单位2.43万个,个体经营户49.69万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18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 在法人单位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仅指执行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会计制度,以下称为经营性单位)有38.04万个,从业人员859万人;执行事业、社团及其他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以下称为公益性单位)有6.16万个,从业人员132万人;其他单位1.87万个,从业人员17万人。 20

题目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为文化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8万个,非法人单位2.43万个,个体经营户49.69万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182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 在法人单位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仅指执行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会计制度,以下称为经营性单位)有38.04万个,从业人员859万人;执行事业、社团及其他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以下称为公益性单位)有6.16万个,从业人员132万人;其他单位1.87万个,从业人员17万人。 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630亿元,占同期GDP的2.43%。其中,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716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3.9%;非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占2.5%;个体经营户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占3.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全年营业收入为2724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26802亿元。 截止到2008年底,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27487亿元。其中,经营性单位拥有资产总计26898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7.9%;公益性单位拥有资产228亿元,占0.8%。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

  • A、18.5%
  • B、29.4%
  • C、38.4%
  • D、43.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 年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 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占3.4%。

关于2013年全国工业企业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内资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4%
B.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
C.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不足2%
D.内资企业中企业法人单位个数少于6万的有7种类型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定位图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478.5万人,全国内资企业从业人员11259.1万人,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数据取整,得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内资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错误。
B选项,现期比重计算中求部分量,定位第一段,2013年,从业人员14025.8万人。第二段,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3.4%;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14025.8×3.4%140×3.4400(万),正确。
C选项,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定位第一段,2013年,企业法人单位为241万个。定位图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5.7万个;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得所求占比为

D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表,内资企业中企业法人单位个数少于6万的有国有企业(2.0万个),集体企业(4.0万个),股份合作企业(2.4万个),联营企业(0.5万个),股份有限公司(3.0万个),一共5个,错误。

第2题: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 年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 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占3.4%。

200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有约多少万个?

A.160
B.174
C.186
D.200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和差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第二段,“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08年全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

采矿业企业法人单位有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所以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有约190-9-7=174(万个)。

第3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6-130的问题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一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 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A.954.44万人

B.919.53万人

C.911.90万人

D.904.27万人


正确答案:D
D
[解析]据资料第一句话可知,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911.90+ 42.54=954.44万人,2005年该数据为954.44-50.17=904.27万人。

第4题: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9万人,增长3.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5.8万人;建筑业53.8万人,占11.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3.8万人,占11.0%。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
2013年末与2008年比较,吉林省产业活动单位大约增加


A. 1.04%
B. 7.6%
C. 3.6%
D. 1.3%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可得,“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因此根据增长率公式=5490÷(157542-5490)≈3.6%,选择C。

第5题: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 年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 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占3.4%。

将不同类型企业按2013年平均每个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从高到低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
B.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其他企业>股份合作企业
C.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其他企业
D.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其他企业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图表,集体企业法人单位4万个,从业人员数173.6万人;股份合作企业2.4万个,从业人员数62.2万人;私营企业176万个,从业人员数6272.2万人;其他企业9.3万个,从业人员数210.4万人。

第6题: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 年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 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占3.4%。

2008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亿人?

A.1.0
B.1.2
C.1.3
D.1.5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年增长26.6%和19.5%”。
第三步,根据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14025.8万≈1.4亿,观察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2008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约

第7题: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 年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 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占3.4%。

2013年,全国采矿业每个法人单位的平均从业人员数量约为多少人?

A.98
B.117
C.134
D.168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中单平均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201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定位第二段,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采矿业占7.4%。
第三步,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个数,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得2013年,全国采矿业每个法人单位的平均从业人员数约为

与B选项最接近。

第8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1-2008年,该省其他单位从业人员逐年递增,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也逐年递增

B.2001-2008年,该省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年增长率均高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

C.按2008年的增长率估计,2010年该省其他单位从业人员数将超过200万

D.2005年该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多于2003年


正确答案:C
A项,由复合图中数据可知,A正确;
B项,2001—2008年,该省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逐年递增,说明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年增长率每年都高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B正确:

D项,2005年该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为116.05÷28.6%≈406万人,2003年该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为54.07÷13.5%≈400.5万,比较可知,前者较大,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

第9题: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9万人,增长3.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5.8万人;建筑业53.8万人,占11.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3.8万人,占11.0%。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
2008年末至2013年末,吉林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平均每年增加


A. 1621.8个
B. 1.28%
C. 1.04%
D. 1297.4个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可得,08年末至13年末总的增长量为6487个,因此平均增长量=总量÷年份数=6487÷5≈1297.4,直除看首二位即可,选择D。

第10题: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9万人,增长3.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5.8万人;建筑业53.8万人,占11.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3.8万人,占11.0%。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
与上述资料相符的结论是


A.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从业人员约占32.0%。
B. 如按行业分组,法人单位个数远远大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个数。
C. 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比2008年末增长3.4%。
D. 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答案:A
解析:
简单着手原则,先观察字数较少C项,由材料可得,“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因此C项错误。B项,由表中可知,按照行业左右比较法人单位个数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个数,并没有远远大于,所以B错误。A项,需要计算比重,略复杂,所以先看D项,由原文“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因此D项错误,B、C、D均错误所以A项不需要计算,选择A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