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关于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可以查询
  • B、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可以查询
  • C、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漏罪,合并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
  • D、因为办案需要,公安机关可以提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秦朝的刑罚适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B.对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

C.区分公罪与私罪

D.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考点】秦朝的刑罚制度
    【解析】区分公罪与私罪是唐律中的刑罚原则,其他各项为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第2题:

下列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达,正确的是:
A. 对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不得适用没收财产刑
B.对犯罪的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对罪行及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适用无期徒刑
D.对未成年人因犯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均可假释


答案:C
解析: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第1款规定:“对未成年 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 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因此,A项错误,不选。《刑法》第17条第 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B项错误,不选。《关于审 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 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因此,C项正确,当选。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 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D项错误,不选。

第3题: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一旦封存,人民检察院就不能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也不得提供未成年人有犯罪记录的证明,除非是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以下关于对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依法与成年人共同关押

B.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可忽略未成年子女意见

C.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惩罚为主的原则

D.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可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D
解析:
A选项中,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B选项中,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C选项中,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D选项中,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5题: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进行调查
B: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C: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D:人民检察院对于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才可以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后,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调查、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参见《刑事诉讼法》第268条、第269条、第271条的规定。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62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后,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对于二审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封存犯罪记录时,应当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因此,D选项“审判的时候”的表述不正确,不选。

第6题:

关于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条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

A.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
B.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C.初次犯罪
D.没有受过其他处罚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刑事诉讼法》第286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据此直接看出,A、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本题选AB。

第7题:

下列关于犯罪记录封存,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后,不得对相关记录予以封存
B.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对查询申请,由检察院或者法院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C.犯罪记录被封存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新罪,且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解除对犯罪记录解除封存
D.对于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及免除刑事处罚的,应当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答案:D
解析:
按照《高检规则》第507条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应对相关记录予以封存。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不起诉并不包括附条件不起诉,因为附条件不起诉不是对案件结果性的处理,而是一种暂时性、过程性的处理,其结果既有可能转化为起诉,也可能转为正式的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故此,A虽然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系错误选项。 按照《高法解释》第490条第三款、《高检规则》第505条第二款的规定,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在通过审判结案的,由法院封存犯罪记录;在审查起诉阶段决定不起诉的,由检察院决定封存,如果申请查询,谁封存记录,谁决定是否同意查询。可见,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系错误选项。 按照《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65条的规定,犯罪记录被封存后,未成年人犯新罪,且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解除对犯罪记录解除封存。因此,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错误选项。 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的规定,犯罪的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及免除刑事处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可见,D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正确选项。

第8题:

关于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条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 B.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C.初次犯罪 D.没有受过其他处罚


正确答案:AB
答案暂无

第9题:

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案机关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 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B.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C.赵某16岁时犯抢夺罪,审判该案时已满18周岁,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应当对其相关 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D.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 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答案:B,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 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选项A中表述为“应当”,故选项A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70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 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 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 权利。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 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 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 补充陈述。故B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 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 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 予以保密。C选项中赵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时已满18周岁,也同样适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故C 选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 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故审判时被告 人未满18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 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D选项正确。

第10题:

以下关于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依法与成年人共同关押
B.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可忽略未成年子女意见
C.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惩罚为主的原则
D.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可免除处罚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选项中,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B选项中,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C选项中,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D选项中,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