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题目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作为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 B、逃避追缴欠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参考答案:错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指一个人以不作为或消极的行为结果构成了一个通常以作为才能构成的犯罪行为;

第2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行为人因为不履行抚养义务而构成遗弃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故意杀人罪可由不作为构成

C.不作为义务不仅限于法律规定的义务

D.不作为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 ABCD
[评析] 遗弃罪只能由不作为构成,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不作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

第3题:

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A.不可能构成犯罪

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

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正确答案:A
解析: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且有可能履行这种义务,而行为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在认定不作为时,关键是判明行为人有无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本题中甲没有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那么甲的不作为不可能构成犯罪。

第4题:

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D.因没有救助义务,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判断。故意犯罪也能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因此,乙杀丙后对丙的生命具有救助义务,那么乙不救助就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使丙不能得到救助,甲就成为乙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第5题:

下列关于不作为犯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认定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时要特别慎重
C.纯正的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特殊问题
D.不作为犯一般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答案:C
解析:
纯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其“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与法定的犯罪形式是一致的,即都是不作为。纯正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常态问题,在行为形式方面一致,没有任何障碍或特别之处。C选项说法错误。不纯正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非常态、特殊问题,因为在行为形式方面存在不一致,应当特别慎重。不作为从表现形式看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违反规范的法律性质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第6题: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 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 罪。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 犯罪

B.逃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 只能由不作为的形式构成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 属于不作为犯罪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 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 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正确答案:BD
[考点]不作为犯
[答案及解析] BD。A项,根据我国《枪支管理办法》和我国《刑法》第l29条的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后,有及时报告的法律义务,未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法律的责难对象是不及时报告,而不是丢失枪支。该罪以不报告为构成要件,属于不作为犯罪。B项,根据我国《刑法》第101条的规定,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可见,不履行纳税义务,不等于不作为,相反,不履行纳税义务,往往需要通过伪造、变造、隐匿、销毁记帐凭证等这些作为的形式才能实现。当然,逃税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现,比如,在账簿上不列收入,不进行纳税申报,所以,逃税罪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而不能说只能由不作为构成。故B项错误。C项,遗弃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126条,是一个典型的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所以,C项正确。顺便说一句:遗弃罪不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是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这一类自诉案件。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不等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D项,侵占罪中的侵占行为意指不法所有,既可以是作为,如将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出卖、赠与、消费等,也可以是简单的拒绝归还。法条中的拒不返还与非法占为已有表达的是一个含义,并不特指此罪为不作为犯罪。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D。

第7题:

第 4 题 关于不作为,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

B.不作为以特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

C.不作为同样具有原因力

D.行为人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完全没有

采取任何动作


正确答案:D
[考点]不作为
不作为犯,是指具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拒不履行的行为。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如遗弃罪。选项D错误。依题意,当选。

第8题: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B.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正确答案:AC

第9题:

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只能是故意
B.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只能是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解。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第10题: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B: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答案:A,C
解析:
根据不作为犯罪的构成特征,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应当有及时报告的职务上的义务,如不及时报告而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不作为的丢失枪支不报罪,故A项正确。根据《刑法》第201条的规定,偷税罪(现变更为“逃税罪”)既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积极作为的方式构成,因此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只能由不作为的方式构成,因此C选项正确。行为人代为保管他人财物,具有返还的义务,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拒不返还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应当属于侵占罪。但是其拒不返还既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也可以以积极作为的方式构成,因此选项D不正确。本题选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