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15周岁)与乙(16周岁)在一住宅楼前闲坐,见女学生刘某、张

题目

甲(15周岁)与乙(16周岁)在一住宅楼前闲坐,见女学生刘某、张某在马路上行走,甲说:“我一瞧这俩女生就来气。”乙听后便用手中的弹弓向刘某、张某二人射石子,结果,打中刘某的左眼,致刘某左眼失明。甲、乙二人系共同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10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某甲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16周岁的甲唆使14周岁的乙抢劫成立共同犯罪B.16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共同盗窃巨额财物成立共同犯罪C.16周岁的甲提供毒药帮助14周岁的乙将丙杀死成立共同犯罪D.16周岁的甲指使14周岁的乙贩毒成立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ACD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刑事责任年龄和共同犯罪的构成。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作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各自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第3题:

刘某 15 周岁, 放学骑自行车回家, 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到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 因其不满 16 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 属于意外事件

C 与张某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D 构成交通肇事罪


参考答案: A

第4题:

下列情形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有(  )。


A.15周岁的甲抢劫

B.15周岁的乙放火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盗窃

答案:A,B,C
解析: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选ABC。

第5题:

张某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8岁的女儿,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张某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


参考答案:错误

第6题: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正确答案:D
答案暂无

第7题:

某甲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他与下列人共同实施诈骗行为,数额巨大,能与其构成 共同犯罪的是() 。

A.已满16周岁的某乙

B.已满15周岁的某丙

C.已满14周岁的某丁

D.丧失控制能力的某戊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劳动者()

A.年满15周岁

B.年满16周岁

C.未满18周岁

D.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参考答案: C

第9题:

未成年工是指( )的劳动者。

A.15周岁至16周岁

B.16周岁至17周岁

C.16周岁至18周岁

D.16周岁至20周岁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张甲有两子张乙和张丙,因张乙和张丙在国外工作,无暇顾及张甲。张甲便与刘某签订一份遗赠扶养协议,将自己的房屋在死后赠与刘某,刘某尽生养 死葬的义务。张甲在病危期间,张乙回到国内,张甲在 临终前立下口头遗嘱,将其房屋由张乙继承(遗嘱符 合形式要件)。张甲死亡后,王某拿出1份张甲的自书 遗嘱,其房屋赠与王某。现就张甲的房屋,王某、刘某、 张乙、张丙发生纠纷,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应以遗赠抚养协议为准,由刘某取得房屋
B.应以遗赠为准,由王某取得房屋
C.应以遗嘱为准,由张乙取得房屋
D.应以法定继承,由张乙和张丙取得房屋

答案:B,C,D
解析:
。本题涉及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遗赠的 冲突问题。本题中,张甲与刘某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 是有效的,张甲所立口头遗嘱也是有效的,张甲所立自 书遗嘱进行遗赠也是有效的。依照《继承法》的规定,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于遗嘱、遗赠和法定继承的 效力。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