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盗得一张信用卡,在某商场消费4000元。甲对乙谎称拾得一

题目

甲盗得一张信用卡,在某商场消费4000元。甲对乙谎称拾得一卡,让乙保管。乙在某金店私下用该卡购买2万元黄金。后甲怕出事将信用卡扔掉。(案情一) 某银行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便利,将大量公民信用卡信息出售给甲,甲伪造信用卡若干张并累计消费5万元。(案情二) 事发后,甲逃至外地,走投无路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了上述案情二,但对案情一的犯罪事实未供述。(案情三) 甲的父亲为了使甲能得到从轻处理,将自己获知的张某非法持有枪支的线索报告公安机关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张某,公安机关查获张某盗窃的军用手枪两只。甲的父亲要求公安机关认定甲有立功表现。(案情四) 甲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将自己担任检察官期间查办犯罪活动时掌握的钱某贪污的犯罪线索告诉检察人员,经查证属实。(案情五) 案情一中,甲、乙的行为如何定性?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甲盗窃他人的信用卡并使用,数额较大,因此,甲构成盗窃罪;乙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甲对乙谎称拾得一信用卡,乙并不知道甲盗窃信用卡以及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情况,因此,甲是个人独立实施的犯罪行为。乙保管该信用卡后用该卡私自购买黄金,甲并不知情,在乙实施信用卡诈骗行为的事前和事中,双方并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意思联络,因此,乙个人对信用卡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某盗窃了乙某的钱包,钱包中有300元和信用卡一张。甲某不知信用卡透支额度遂到商场尝试刷卡消费,后证实信用卡透支额度为5万元,便疯狂刷卡消费达2万元。甲某构成下列哪一项?( )

A、信用卡诈骗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下列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是

A.甲使用已经作废的信用卡购物

B.甲在使用信用卡时大肆恶意透支使用

C.甲使用假身份证骗领大量信用卡

D.甲拾得乙的信用卡并以乙的名义使用


正确答案:C

第3题:

甲拾得某银行签发的金额为5000元的本票一张,并将该本票背书送给女友乙作生日礼物,乙不知本票系甲拾得,按期持票要求银行付款。假设银行知晓该本票系甲拾得并送给乙,对于乙的付款请求,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根据票据无因性原则,银行应当支付

B.乙无对价取得本票,银行得拒绝支付

C.虽甲取得本票不合法,但因乙不知情,银行应支付

D.甲取得本票不合法,且乙无对价取得本票,银行得拒绝支付


正确答案:D

第4题:

根据民法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甲拾得笔记本电脑一台
B.甲委托乙照顾小孩
C.甲对其11周岁的儿子乙在商场购买的价值2000元的游戏机行为进行追认
D.甲为乙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指无须表现内心意思即依法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选项BCD是法律行为。

第5题:

关于信用卡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因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若甲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则要求甲所持有的身份证明必须是虚假的
B:甲伪造了数张信用卡,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C:甲拾得一张信用卡,并未立即归还给失主,而是到某商场持卡购物3万元,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办理信用卡后透支50000元,经发卡行两次催收后3个月内仍不归还,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答案:A
解析:
【考点】信用卡犯罪。详解:《刑法》第177条之一规定,下列行为成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并不要求身份证明本身是虚假的;违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护照等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故A项说法错误,应选。《刑法》第177条第1款规定,下列行为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1)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2)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3)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4)伪造信用卡的。故B项正确。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是指:(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3)冒用他人信用卡,如拾得他人信用卡后使用的;骗取他人信用卡使用的。故C项正确。(4)恶意透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因此D项正确。

第6题:

甲告知女友丙打算弄来乙的信用卡给丙使用,之后甲窃取乙一张信用卡,并将卡交给丙使用。丙到商场消费、购物花去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 B.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丙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D.甲、丙构成盗窃罪共犯


正确答案:AD
丙事先与甲通谋,两人构成盗窃罪共犯。根据《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 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本人盗窃信用卡,他人明知是盗窃的信用卡而使用的,对他人应以盗窃罪的共犯论 处。如果他人不知是盗窃的信用卡而冒名使用的。对他人则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第7题:

甲盗取李某的身份证及一张信用卡,对妻子乙谎称是在路上拾得的。甲与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信用卡密码,持该卡共消费4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乙属于不当得利

答案:C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法定方法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些方法包括:(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由此可知,甲是盗窃了他人信用卡并使用,应当成立盗窃罪。乙主观上不知道信用卡是甲盗窃所得,以为是甲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属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答案选C选项

第8题:

甲拾得某银行签发的金额为1万元的本票一张,并将该本票背书送给其女友乙。乙不知本票系甲拾得,按期持票要求银行付款。假设银行知悉该本票系甲拾得并送给乙,对于乙的付款请求,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根据票据无因性原则,银行应当支付

B.乙无对价取得本票,银行得拒绝支付

C.虽甲取得本票不合法,但因为乙不知情,银行应支付

D.甲取得本票不合法,且乙无对价取得本票,银行得拒绝支付


正确答案:D
【考点】票据的取得
    【解析】根据《票据法》第10条、第11条第1款的规定可知。除了法律规定的税收、继承、赠与这三种情况之外,票据的取得必须支付对价和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否则不能取得票据权利。本案中,甲拾得某银行签发的金额为1万元的本票,其行为既无对价又无真实的交易关系,因此不能取得票据权利。另根据票据善意取得的规定,票据受让人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无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从而取得票据权利。而本案中,乙虽然不知该本票系甲拾得,但由于其是无偿取得该票据,因此银行可以拒绝乙提出的付款请求。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D

第9题:

下列情形中,不成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向乙签发一张支票
B.甲拾得乙遗失的手机
C.甲与乙发生口角而大打出手,致乙住院治疗
D.甲与乙谈恋爱

答案:D
解析: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其他的社会关系受道德、习惯等的调整。选项D属于爱情、友情等领域,不受法律调整。

第10题:

甲在路上拾得身份证一张,看上面照片与自己相像,谎称该身份证是自己的,在某商业银行办理了信用卡1张,甲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