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共同职务侵占案件中,经审判,李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

题目

一起共同职务侵占案件中,经审判,李某被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夏某被判剥夺政治权利,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齐某判拘役,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何某被判罚金3万元。有关上述几人的刑罚执行机关说法错误的()

  • A、李某的刑罚由分别由监狱和人民法院执行
  • B、夏某的刑罚由法院执行
  • C、齐某的刑罚由分别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执行
  • D、何某的刑罚由人民法院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TSE}问题。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下列第(1)-(3)题。(2008年试卷二第95-97题)

{TS}在本案中,由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是:

A.王某

B.朱某

C.李某

D.周某


正确答案:AB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7题。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 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在本案中,由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是:( ) A.王某 B.朱某 C.李某 D.周某


正确答案:ABC
《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 期在3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根据上述法条,直接对比 即可看出:A、B、C为正确选项。D选项中周某的管制刑则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第3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4~16问题。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人民币;从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从犯周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请回答下列第(1)-(3)题。

在本案中,由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是()

A.王某

B.朱某

C.李某

D.周某


正确答案:AB
[考点]执行主体[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13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本案中,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应当由公安机关依法将其送交监狱执行刑罚;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同样应当由监狱执行刑罚;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其在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因此应当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又《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解除管制或者恢复政治权利。因此被判处管制的周某,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刑罚。[难度系数]**

第4题:

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I年缓刑3年,服刑完成后,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吗?


答案:
解析: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犯罪青少年服刑完毕后有权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歧视和区别对待。

第5题:

求高手分析公务员考试常判题: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

.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达3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选D

D【解析】《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对这个规定的理解一定要注意,不管是在缓刑考验期内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只要发现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就要撤销缓刑,将前后罪数罪并罚。

第6题: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98~100 题:

某共同盗窃犯罪案件,经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张某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李某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张某不服提起上诉,李某没有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受理后,在审判期间,张某因病死亡。二审法院审查后,认为张某不构成犯罪,应当如何处理?对李某又该如何处理?

第 98 题 关于本案中的上诉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诉期限内,张某仍然可以上诉

B.张某不得再上诉

C.在上诉期限内,李某可以撤回上诉,但要经过法院审查

D.在上诉期满后,李某不可以撤回上诉


正确答案:A
考点:上诉程序.
讲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2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他们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因此,A正确,B错误。第238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准许。”在上诉期限内撤回上诉,不需要经过法院审查,故C错误。第239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应当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当裁定准许被告人撤回上诉;如果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将无罪判为有罪、轻罪重判等,应当不准许撤回上诉,并按照上诉程序进行审理。”在上诉期满后,仍然可以撤回上诉,只是要经过法院审查,故D错误。本题选A。

第7题:

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盗窃价值1万元的财物,对于李某的处理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C.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D.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CD
根据《刑法》第77条规定,对新罪,强调实施该罪的时间是在缓刑考验期间,即只要是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实施新的罪行的,理应要撤销缓刑,至于发现该罪行的时间原则上没有限定;而对于漏罪则强调发现的时间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因为实施的时间无须强调。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行为人在缓刑考验期内所犯新罪的,也应当撤销缓刑;而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原判决宣告前还有漏罪的,则不能再撤销缓刑,只能考虑对该漏罪进行依法处理。

第8题:

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杨某被判处无期徒刑,谢某被判处拘役,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李某被判处管制。对于符合法定情形的,哪些人可以适用暂予监外执行?()

A.杨某和谢某

B.谢某和张某

C.张某和李某

D.司法行政机关


参考答案:B

第9题:

听力原文:累犯的成立条件

下列情况中构成累犯的有( )。

A.李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

B.王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C.刘某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D.谢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累犯的成立条件。由于构成累犯,要求以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为条件,选项A中,李某前罪被宣告缓刑,而缓刑考验期满的法律后果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不存在刑罚执行完毕问题,故A项不成立累犯。选项B中,王某前罪为过失犯罪,不符合累犯对前后罪罪质的要求,故不成立累犯。选项D中,后罪不符合累犯前后罪刑罚量的要求,故D项不正确。故应选C。

第10题:

下列情况中构成累犯的有(  )。
A.李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
B.王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C.刘某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D.谢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累犯的成立条件。由于构成累犯,要求以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为条件,选项A中,李某前罪被宣告缓刑,而缓刑考验期满的法律后果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不存在刑罚执行完毕问题,故A项不成立累犯。选项B中,王某前罪为过失犯罪,不符合累犯对前后罪罪质的要求,故不成立累犯。选项D中,后罪不符合累犯前后罪刑罚量的要求,故D项不正确。故应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