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

题目

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

  • A、元政策
  • B、调整和完善
  • C、终止
  • D、初始政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4年1月21日,安徽省“单独二孩”政策正式施行,至此,安徽省是我国第()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中国长期实行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在2011年迎来了重大调整。开始有条件实施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是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从独生子女政策到双独二孩政策到单独二孩政策,到今天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我国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

案例问题(1)简要说明上述案例涉及公共政策调整变动相关理论?(2)分析案例中政府对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原因。


参考答案:1.公共政策调整有其渐进性、局部性、动态性。公共政策调整有利于及时纠偏、预防失误;协调关系、有序运行;发展完善、保持稳定。2.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3亿人,但这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大约占总人口的15%,并且每年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虽然人口结构趋向于老龄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社会中也必然产生一部分老龄化人群,但是由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人口生育率严重降低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红利的减弱: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飞跃式的发展,经历了一段长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期,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人口红利所带来的优势。社会问题严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养老负担过重的问题。

第3题:

从2016年开始实施( )政策。

A、独生子女

B、全面两孩

C、单独二孩

D、双独二孩


参考答案:B

第4题:

本人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不知生二胎有产假吗?产假天数具体怎么规定?可以休晚育产假吗?


正确答案: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但已婚妇女二十三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因此只有晚育生育一胎才能休晚育产假。

第5题:

国家推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

A.当代中国养老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B.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C.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D.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答案:C

第6题:

全面二孩政策属于我国社会政策的范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单独二孩政策和二孩政策是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的()

A.元政策

B.调整和完善

C.终止

D.初始政策


参考答案:B

第8题:

()从2014年1月17日起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省份。

A.浙江省

B.安徽省

C.广东省

D.江苏省


参考答案:A

第9题:

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全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专家认为全面二孩可以缓解消退的人口红利。我国调整人口政策,是因为()。
①人口状况变化的客观物质性
②生产方式必须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相适应
③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④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②说法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人口政策要与我国生产方式相适应。④说法错误.历史过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题目当中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我国人口变化的这一客观事实。而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着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当人口状况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时,起促进作用;不适应时,则起阻碍作用,因此要随着社会发展的状况来调整人口政策。因此①③正确,本题选B。

第10题:

上海全面二孩政策什么时候实行?


正确答案: 上海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根据国家规定时间统一执行。2016年1月1日以后,上海夫妻合计子女数只有一个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不需要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如需了解更多,请拨打上海市计生热线12356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