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现代儿童观。

题目

试述现代儿童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___、___、___ 。


正确答案:
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第2题:

简述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
  (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
  (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
  (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第3题:

试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26.(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只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并不会确定地转变为儿童发展的现实。一方画,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必要的外界条件;另一方面,遗传素质自身具有蕴含着生物特点的自身演变规律。正是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所特有的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自我调节机制,不停地创造着儿童生命过程中的种种变化。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儿童的发展,是作为一个生物和社会个体的儿童运用自我调节机制的活动结果,也就是说,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在这一反应过程中,主体原有的发展水平和主体赋予外界刺激的意义,是制约主体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把外在刺激与自己原有反应结构之间建立起联系,是儿童活动的实质。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社会生活的性质、社会所赋予每个社会成员的种种责任和义务,需要其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并展现社会文化,儿童的发展与其自身利益相关联。获得发展是儿童的权利,这种观念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在获得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接受学校教育成为实现儿童发展权的重要保障的前提下,受教育也就当然地成为儿童权利之一。

第4题:

简述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


正确答案:
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全面教育儿童;寓教于活动之中;教育要儿童化;多种教育形式结合;因儿童而施教;争取家庭配合。

第5题:

论述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现代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正确答案:儿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是:(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即儿童是自由的,而且具有发展可能性(4)儿童是空白板(5)儿童是“成长的植物”(6)启蒙时代的儿童观:“儿童的发现”(7)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儿童心理发展有自身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通过自由“工作”实现(8)杜威的进步主义儿童观:儿童是未成熟的人,发展中的人;儿童期的生活有自身的价值;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9)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未来投资”现代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1)儿童是人(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4)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第6题:

什么是现代儿童观?


正确答案:
答:现代儿童观认为:(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同样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1分)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1分)
(3)儿童是自主建构的个体。(1分)
(4)儿童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教师应努力地呵护、照料和关心他们。(0.5分)
(5)儿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0.5分)
(6)儿童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0.5分)
(7)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0.5分)

第7题:

试述现代学生观。


正确答案:请参照解析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8题:

试述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正确答案:
25.(1)关于儿童人性和儿童在个体人性展现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原因的问题,历史上有三派不同的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辐和论。
(2)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性的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轻视乃至否定了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3)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儿童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这种观点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4)辐和论(二因素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发展观肯定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第9题:

试述卢梭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开创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道路。他极力反对束缚儿童自由、扼杀儿童天性,认为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有儿童的地位。卢梭强调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或强加于他们,那是最愚蠢的做法。卢梭极力推崇儿童的天性和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他主张:“先让他们性格的种子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不要对它有任何束缚,以便在他们还不知道装佯的年岁时,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想出来的。”这样,在清楚地了解儿童真实情况后,才能更好地顺其天性地培养他。
同时,对于天性中的消极方面,卢梭认为要趁他们性情柔和易导的时候来消除,“除了在他一生当中危害最轻的时候就抛掉它们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就体现了他的这种主张。
他借性善论而力倡解放人性和革新教育,使人成为文明的牺牲品,提倡顺其天性的自然教育。一方面,他认为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儿童的发育水平。他曾根据儿童的发育把未成年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其发育水平而安排了教育重点,如婴儿期,0~2岁,教育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儿童期,3~12岁,教育重点以感觉教育为主,不宜进行理性教育;青春期,13~15岁,理性和知识教育时期;青年期,16~20岁,此时期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性教育为主。另一方面,他认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特点,“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正因为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教育“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卢梭的儿童观及自然教育思想对后来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10题:

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父母的().

A生命延续

B宝贝

C财产

D未来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