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题目

请简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应怎样发展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参考答案:1.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2.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3.引导儿童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4.引导儿童在伴随音乐的表演过程中感知体验。5.引导儿童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音乐感受。6.引导幼儿感受倾听环境的音响的快乐

第2题:

简述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活动范围的扩大,逐渐出现有意注意。4-6罗的幼儿,开始岀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喜欢东看看、西摸摸,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由于言语的发展,开始能做到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成人的要求,有意注意逐步发展。但这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转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所以不要以为这些孩子得了多动症。

第3题:

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答: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1分)中学生观察力又有新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1分)
(2)持久性明显发展。(1分)
(3)精确性提高。(1分)
(4)概括性更强。(1分)

第4题:

简述5~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


正确答案: 5~6岁幼儿发展特点:
(1)语言能力发展上,该阶段幼儿基本会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是和他人用语言交谈交往。
(2)抽象思维的发展上,该阶段的幼儿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能进行更加概括的思维和逻辑抽象的思维活动了。
(3)个性初步形成,该阶段幼儿对事物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能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自己行为与他人反映的关系,自我意识发展倾向和性格特征、能力表现也更为明显。
5~6岁幼儿的家教要点:
(1)组织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2)提供条件让儿童我参与各种活动;
(3)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
(4)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5)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第5题:

简述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2)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
(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第6题:

简述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2分)
(2)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问逐渐延长。(1分)
(3)幼儿观察的概括性逐渐增强。(1分)
(4)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1分)

第7题:

简述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无意想象常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一般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
(2)无意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杂乱;
(3)无意想象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4)无意想象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第8题:

婴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趋势为( )。


正确答案: 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从冲动性方向向思考性方向发展,从笼统的、未分化的方向向精细的方向发展,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第9题:

幼儿观察力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目的性增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第10题:

简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观察的目的性。幼儿早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中忘记了目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
(2)观察的细致性。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观察的特点和突出问题。幼儿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和明显较大的部分,而不去看事物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只看事物的轮廓,不看其中的关系。如6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在认识n和m、工和土、日和月等形近字母和汉字时出现混淆。
(3)观察的持续性。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幼儿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别是大班,幼儿的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观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学前初期幼儿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5)观察方法逐渐形成。幼儿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等),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顺序性的观察发展。中、大班的幼儿较小班幼儿有较大的进步,但即使是到了大班,多数的孩子仍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观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