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国语·楚语下》),“不愤不启”(

题目

“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国语·楚语下》),“不愤不启”(《论语·述而》),“怒而触不周之。”(《淮南子·天文训》),三句中的“愠”、“愤”、“怒”有何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语·楚语下》中()国君问语观射父?


参考答案:楚昭王

第2题:

下列各句划线词哪些是本义()

  • A、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 B、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 D、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荀子•尧问》) 
  • E、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

正确答案:

第3题:

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正确答案:A

第4题:

《国语》:“田狩毕弋。”韦注:“毕,掩雉兔之网也,”韦注的释义方式是()

  • A、以今语释古语
  • B、以通语释方言
  • C、推因
  • D、描述

正确答案:D

第5题:

《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注:“服”即“服侍天子也一)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

  • A、周天子
  • B、诸侯王
  • C、卿大夫
  • D、士

正确答案:A

第6题:

召公劝谏厉王弥耳一事记载于()。

A.《国语齐语》

B.《国语卫语》

C.《国语周语》

D.《国语晋语》


参考答案:C

第7题:

“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出自于()。

  • A、《左传》
  • B、《春秋》
  • C、《汉书》
  • D、《国语·周语下》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下列句子中连词”若”表示并列关系的是:

A、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论衡·论死》)

B、必有忍也,若能济也。(国语·周语)

C、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告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上)


参考答案:A

第9题: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中的“齐语”是名词性词组,在这里活用为动词。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记录管仲军事改革内容的是()。

  • A、《国语卫语》
  • B、《国语周语》
  • C、《国语齐语》
  • D、《国语晋语》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