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标明分声部的三声部同声合唱,一般就称为()声部()声部和()声

题目

不标明分声部的三声部同声合唱,一般就称为()声部()声部和()声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下面歌曲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 )在每一乐句停顿处(休止或较长的时值拍)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5分)

(2)将原歌曲作为高声部,自己创作的声部作为低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两问。

(1)第一问提出运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填充呼应式二声部,模仿手法指的是模仿复调的写作,模仿就是同一旋律在不同的声部先后出现,采用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就是模仿复调。因此,只需要在第1、2、4、5、6、8小节的长时值节奏处补充该小节出现过的旋律即可。

(2)第二问考察的是对与合唱记谱的写作,二声部记谱时,若只有一行乐谱,记写时高声部符干全部朝上,低声部符干全部朝下;分写两行乐谱的情况下,每个声部都要遵循常规记谱要求,即符头在三线以下,符干朝上,符头在三线以上,符干朝下,符头在三线上时,符干可上可下。

第2题:

为民歌《工农齐武装》 片段编配第二声部。
要求:
(1) 第二声部调式调性与第一声部相符。(5 分)
(2) 编配后的二声部为典型的模仿关系。(5 分)


答案:
解析:

第3题:

早期意大利牧歌最初是几声部的?()

A.四声部

B.五声部

C.六声部

D.三声部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面谱例共有几个声部?

A.二声部
B.三声部
C.四声部
D.五声部

答案: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为下面歌曲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用模仿的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第二声部。(5分)
(2)将原歌曲作为高声部,自己创作的声部作为低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5分)


答案:
解析:

第6题:

为下面歌曲编配二声部合唱。
菊花台



要求:
(1)在每一乐句停顿处(休止或较长的时值拍)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
声部。
(2)将原歌曲作为高声部,自己创作的声部作为低声部,以二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


答案:
解析:

第7题:

合唱改编。

下面谱例由两组混声合唱组成(主旋律在高声部),第二组(下方四个声部)与第一组(上方四个声部)之间为模仿关系,具有回声呼应的效果。

要求:

(1)将其改编为二声部合唱。(4分)

(2)改编完成后的二声部之间仍然为模仿关系,保持原曲的回声效果。(6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二声部合唱的记谱写作,共两个要求。

(1)第一个要求提出将原本的两组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改编成二声部合唱。二声部记谱时,若只有一行乐谱,书写时高声部符干全部朝上,低声部符干全部朝下;在分写两行乐谱的情况下,每个声部都要遵循常规记谱要求,即符头在三线以下,符干朝上,符头在三线以上,符干朝下,符头在三线上时,符干可上可下。

(2)第二个要求是保证改编后的二声部之间仍然为模仿关系,保持原曲的回声效果。由于题干所给的两组四声部混声合唱为模仿关系,且主旋律在高声部,因此,改写两声部时,只需保留高声部即可。

第8题:

在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体裁中,附加声部被称为()。

A.固定声部

B.上方声部

C.下方声部

D.奥尔加农声部


参考答案:C, D

第9题:

班级合唱教学初级阶段最有效的形式是( )
A.齐唱
B.混声四声部
C.轮唱
D.童声二声部


答案:C
解析: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合唱教学可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其他多声部合唱形式。”故选C。

第10题:

合唱各声部之间在均衡方面的要求是( )
A.各声部之间的人数要保持一致
B.每个声部都要求有完全一致的音质和音色
C.声部与声部之间,既要相互依托支持,又要保留本声部的特性
D.在二部合唱中,低声部的演唱力度在任何时候都要弱于高声部


答案:C
解析:
合唱各声部之间在均衡方面的要求是声部与声部之间,一方面既要相互倚持、相互烘托,但另一方面仍要保留本声部的特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