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认为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同时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

题目

一个学生认为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同时认为: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他的道德发展处于公正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听话”“难管教”常常成为教师判断学生问题行为的首要考虑因素。教师的这种判断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下列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A、他是一个极其聪慧的人,认为别人也和他一样做事聪明无误

B、一向成绩极差的王明这次考试成绩优异,老师说他一定是作弊了

C、疑心重的人,认为处处会有人想陷害他

D、乐施好善的人,认为天底下都是一样的好人


答案:ACD

解析: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


第3题:

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认为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 )

A.权威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公正阶段

D.可逆阶段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一名老师说应该多给学生布置作业,孰能生巧。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


答案:
解析:
1. 表明观点,作业能够帮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而不忘、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作业过量了,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不赞成教师过量布置家庭作业的做法,这种行为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更与素质教育提倡的“减负”的要求不符。
2. 论述布置大量作业的危害:其一,过量作业会侵占学生课外活动、娱乐和睡眠时间,损害学生身体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其二,过量作业会影响学生与家长、同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 教师应合理地布置作业。例如,要制定科学的学生家庭作业的标准;要加强教学管理,严肃处理过量布置作业的教师;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减负”工作。

第5题:

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 ,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   )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

答案:C
解析: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又称寻求认可取向阶段或社会习俗的定向或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第6题:

听话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老师在一次教研中这样表述:“现在学生不好教,回忆我刚参加工作时,学生大多比较听话,能配合老师的工作,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专心听讲,放学后能主动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位老师说学生不好教是因为学生不听话,用“听话”和“不听话”来区别现在和过去的学生,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

A.不恰当,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标准评价学生
B.恰当,现在的学生不配合教师的工作,甚至与教师唱反调,这是实际情况
C.不恰当,将所有学生统一按照“听话”和“不听话”这一个标准来衡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D.恰当,学生听话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答案:A,C
解析:

第8题: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在于()

A、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

C、认为否定是对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D、认为肯定就是绝对肯定,否定就是绝对否定

E、认为肯定与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你是一名班主任,班里一个学生不听话,家长不管,作为老师怎么办?


答案:
解析:
如下处理:
第一,沟通交流,了解情况
第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其打开心扉,从内心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教育教导;
第四,与家长沟通交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总之,家校合作,促进其发展。

第10题:

家长认为到学生参加家长会就是听老师说孩子好的一面。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不认同。
第一,教育观念上,这反应了一部分家长的思想。同时老师也应意识到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二,给予家长指导。家长会是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校的一种方式。
第三,第三,在家长会的开展方式上,可以多种方式。
邀请家长代表发言。同时,家长存在的疑惑问题也可以在家长会上提出,老师也可以给予指导。
总之,做好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