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

题目

如果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妈妈要打。”那么该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 D、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A
解析: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来看,偷东西是因为抓住了会挨打,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因此是前习俗水平。

第2题:

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那么余10个苹果: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那么缺2个苹果。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解析:
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苹果,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相当于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余3×5+10=25个,加上已知条件“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那么缺2个苹果”,构成常规的盈亏问题,小班有小朋友(25+2)÷(8—5)=9人,共有苹果8×9—2=70个.

第3题:

红星幼儿园里大班、中班、小班共有小朋友450人,三个年级的小朋友的比例是4:3:2,问小朋友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 )

A.150

B.180

C.160

D.200


正确答案:D
设小班有22人,得4x+3x+22=450,x=0,所以最多的年级有50×4=200(人)。

第4题: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
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材料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教师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年轻老师一时生气说“长了4只呢”,小朋友也跟着学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这体现了幼儿好模仿的性格特征,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特点,幼儿最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行为甚至表情。 (2)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②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③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其次,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获得良好的成效。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本材料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向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材料中老师应该纠正小朋友的错误,而不是用反话去学小朋友的话,甚至继续顺着小朋友的话说。幼儿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幼儿说话要直接,用幼儿听懂的语言交谈。

第5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踩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问题:(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教师的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要点】(1)在该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了好模仿的性格特点。
(2)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件格特点。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和他们的能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的模仿有动作的模仿和智力的模仿。动作的模仿是随着幼儿各种动作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和他的动作能力的发展有关。关于智力的模仿,皮亚杰认为,主要是一种认识上不分化的表现,即混淆了自己的看法,混淆了自己的活动和他人的活动,由此造成不自觉的模仿,和他的智力发展有关。②幼儿的模仿也和他们的受暗示件有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③幼儿的模仿还和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有关。根据幼儿好模仿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
通过本案例可以认识到,教师一定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的榜样,否则将会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为幼儿树良好的榜样,同时要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以及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

第6题:

幼儿园晨间检查环节中的“问”是指保健医生向小朋友问好。 ( )


答案:错
解析:
幼儿晨检中的“问”是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第7题:

老师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回答:“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A
解析:
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处在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因此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

第8题:

一群小朋友分一堆糖。第1个小朋友拿了1块,第2个小朋友拿了2块,第3个小朋友拿了3块……依次类推,后拿糖的小朋友都比他前面的小朋友多拿1块。这群小朋友刚好把这堆糖分光。如果平均分配,每个小朋友刚好可以分到10块糖。这堆糖共有( )块。

A.186

B.189

C.190

D.192


正确答案:C
10为第一个小朋友与最后二个小朋友拿到糖的块数的平均数。最后一个小朋友拿糖10×2一l=19块,这堆糖总数为(1+19)×19÷2=190块。

第9题: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问题1][简答题]
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问题2][简答题]
教师的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
解析:
1.在该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了好模仿的性格特点。

2.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和他们的能力发展有密切的关系。②幼儿的模仿也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③幼儿的模仿还和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有关。根据幼儿好模仿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
通过本案例可以认识到,教师一定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的榜样,否则将会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通过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以及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

第10题:

老师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 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会挨骂”,这个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

答案:A
解析:
考察科尔博格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着眼于行为的奖惩结果,属于第一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