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国际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具有其特定的积极作用。

题目

试述国际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具有其特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它是国家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原则、规范和制度的总和。国际法的基本组成内容可以概括为平时法、战争法和中立法。
国际法的基本特点:
第一,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第二,国际法是由主权国家在处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要法律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第三,国际法的约束力的基础,是相关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其执行主要靠相关国家的自动、自愿和自觉。
在国际政治中,国际法具有其特定的积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
第一,国际法是保障有序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法律条件。
第二,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第三,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了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第四,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回答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国际法体系中,哪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它们在国际法中代表着有关规则的最高共同标准,或称国际法的最高准则。


参考答案:

其特征有: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地位完全平等,相互无管辖和支配的权利。他们平等的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承担国际法律责任。
(2)不侵犯原则
不侵犯原则是指禁止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方法侵犯别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他是维护国家主权平等独立的关键。
(3)不干涉内政原则
“内政”是指纯屑一国主权管辖的,不涉及国际义务的事项;“干涉”是指一国或数国对别国的内政采取的专横干预行为,强制别国维持或改变某种情势。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不得干涉任何实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平等和独立。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他是指国家遇有争端应以和平方式解决,而不得诉诸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其他非和平的方法,以避免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这一原则是不侵犯原则的引申。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他是指各国必须自觉的、诚实的、严格的履行来自国际法上的法律义务,无论这些义务源于条约或是国际法其他渊源,并且在施用国际法的原则规则时自我约束。


第2题:

国际法主体是指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义务能力的国际法律的参加者,它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A.具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资格

B.具有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

C.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

D.以上皆选


参考答案:D

第3题: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有( )

A、各国公认

B、具有普遍约束力

C、构成国际法的政治基础

D、构成国际法的法律基础

E、具有强行法性质


参考答案:ABDE

第4题:

国际法的作用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A.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育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B.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政治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C.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D.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E.国际法以国际间的强制力为后盾

答案:A,B,C,D
解析:

第5题:

国际法中提到各国公认并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行为规范称为()。

A.国际法基本规范

B.国际法基本规则

C.国际法基本原则

D.国际法基本惯例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关于国际法的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国际法是通过特定的权威机关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

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

C、国际法是有拘束力的,对国家或其他国际人格者是有强制性的。

D、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下列关于国际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国际法律责任的主体除国家外,还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

C、国际不当行为是国际责任的惟一根据

D、国际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执行性质

E、国际法律责任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具有强制执行性质


参考答案:ABD

第8题:

下列关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B.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不一定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C.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法的其他原则都适用于国际法一切领域

D.国家必须受国际法的约束,因而必须交出一部分主权,这样才可以实现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B
【考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和特征
【解析】国际法基本原则并不适用于国际法的一切领域;国家的主权平等,适用国际法时并不需要交出一部分主权。

第9题:

共用题干

关于国际法特点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仅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B、国际法从规则体系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比国内法完善和发达
C、国际法规则由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通过立法程序统一制定
D、国际法的强制性并不能保证所有违背国际法的行为都得到应有的法律追究

答案:D
解析:
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某些特定的政治实体,也可作为国际法的主体,A选项错误。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发展时间较短,无论从规则体系、国家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不如国内法领域完善和发达,因此选项B错误。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一定的程序制定出来的。但国际社会上没有超国家的国际立法机构来制定规则,国际法的规则只能由国家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协议的方式共同制定,这种协议可以是成文的,也可能是以不成文习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C选项错误。当今国际法的强制力是通过国家本身的单独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的。虽然国际法具有强制性,但有一些违背国际法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追究,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重大问题和某些大国违法的情况下。国际法不可能解决国际社会的所有问题,特别是有关战争、和平、发展等根本性问题,更不是国际法单独能解决的。因此D选项正确。


本题是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即不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原则,该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也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乙国不能仅因为甲国进口进攻性武器而发射导弹摧毁其导弹发射装置,因此,乙国的行为不构成自卫,而是涉嫌构成侵略。


一般来说,会员国在缔结条约时应考虑其在《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不得与之冲突。但在实践中发生冲突在所难免。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规定:遇依国际协定产生之义务与联合国宪章所规定联合国会员国义务发生抵触时,宪章规定之义务应居优先。所以答案为A项。


通说认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以及一般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确立法律原则辅助资料的包括: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的公法学家学说、国际组织决议。它们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而是确立国际法规则的辅助方法。选项A属于国际公约,选项B属于司法判例,选项C属于权威公法学家学说,选项D国家主权与豁免原则目前还没有成为有效的多边国际公约,一直以来作为国际习惯在国际法上发挥着作用,国际习惯是属于国际法的主要法律渊源,而不属于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因此,选项B、C属于国际法一般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


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指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二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指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的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故A、B项正确。证明一项国际习惯的存在,必须从国际法主体的实践中寻找证据,一般应注意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以及国内的立法、司法等,故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国际惯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惯例现在指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故D项错误。


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是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当一国遇有外来入侵时,单独和集体的自卫以及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构成了此原则的例外。


内政的实质是国家基于其管辖的领土而行使主权的表现,包括建立国家政权体制和建立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处理其立法、行政、司法事务以及制定对外政策、开展对外交往等所有方面的措施和行动,判断一事项属于一国的内政范围的标准有两个:1.其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2.该事项中的行为并不违背已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而不能以领土范围作为衡量标准,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事项不一定都属于内政的范畴,反过来,也有在一国领土外从事一国内政的情况存在。因此,B、D选项错误。选项A中的一国对另一国的经济援助在违背国际法义务的情况下,如强迫他国接受援助以及在援助中附加干涉他国内政的条件等,均属于干涉他国内政,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C强迫他国改变经济体制毫无疑问属于干涉他国内政的情况。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均未对条约适用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主要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一大批单行法律法规中有所涉及。我国参加或缔结的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分为三种情况:(1)可直接适用的,主要是在民商事范围内。其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26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及《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2)条约与国内法同时适用的,如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3)条约需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的,即条约内容必须经过相应的国内立法程序转化成国内法,才能在国内适用。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9条规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因此,并非所有的条约、公约在我国是一律直接适用的。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民事范围的国际习惯和惯例的适用次序在国内法和条约之后,作为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补充适用。D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项。

第10题:

国际法主体是指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义务能力的国际法律的参加者,它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 A、具有独立参与国际关系的资格
  • B、具有直接享有国际法上权利的能力
  • C、具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
  • D、以上皆选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