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某,初中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在厂里当学徒工,月收入1000元。1

题目

何某,初中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在厂里当学徒工,月收入1000元。17岁那年,何某在街上骑车逆行,将王某撞倒,造成王某颅骨骨折,共花去治疗费3000多元。后来,王某要求何某赔偿,何某以自己未成年为由,拒赔。王某又向何某的父母索赔,其父母认为儿子已参加工作,应由本人承担,也不赔。于是,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何某及其父母赔偿。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是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常不孝顺,经常虐待其父亲,其父亲准备到法院起诉。李某知道后,就对其父亲说:“我单位正准备提我当科长,你要一告我就完了。”于是其父亲放弃了起诉的念头。但是李某死不悔改,邻居王某看不过去,就劝李某的父亲去法院起诉,但是李父不忍心,坚持不告。则对此应当如何处理?( )。

A.转为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转为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C.仍然是自诉案件,由李父的其他近亲属代为告诉

D.如果李父坚持不告,就不能启动刑事诉讼


正确答案:D
虐待罪属于不告不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告,不得按照公诉案件处理。《刑法》第98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但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并未使李父的身体受到强制或者威吓的程度,因此ABC都错误,D正确。

第2题:

甲某在父母离婚后随母亲生活。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甲某母亲在未经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为甲某选择了重点高中,并交纳了3万元的择校费。甲某母亲事后同甲某父亲交涉,要求其承担择校费的一半,遭甲某父亲的拒绝。甲某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其父亲承担择校费的一半,甲某的主张应否得到支持?


参考答案:

《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但所支付的教育费应在必要的范围内。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教育费的承担以必要为限,上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重点高中所支付的择校费用,或者是因考分不够而产生的择校费,以及为子女报读昂贵课外辅导班或购买昂贵学习用具等所产生的费用,都不在必要的教育费之列。超出必要限度的教育费只能由支出方自行“买单’,除非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自愿承担。故甲某的母亲在未取得甲某父亲同意的情况下,选择较好的学校让甲某就读,并支付高额择校费,应由甲某的母亲自行承担。


第3题:

杨某毕业没几年就开了公司。他灵活的经商头脑加上踏实肯干的精神使得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资金流动需求也随之增加。杨某的优秀使其深受女孩欢迎,李某对其更是情有独钟。但对于李某的示好,杨某多次婉言拒绝。李某一气之下便央求作为银行行长的父亲给杨某点颜色看看。父亲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便答应了李某的请求。在杨某正需要资金的时候,李某的父亲以银行的名义将杨某在自己所在银行的资金全部冻结。最后,得知真相的杨某将李某的父亲告上了法庭。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冻结存款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冻结存款不得由银行实施

C.李某的父亲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D.李某的父亲有权自主决定冻结存款


参考答案:D

第4题:

李某,男,21岁,初中毕业后就待业在家, 整日游手好闲。某日中午,李某同未成年人沈某(13周岁)将幼女王某领到玉米地里,先后对王某实施轮流奸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轮奸”
B.李某的行为属于“轮奸”
C.李某构成强奸罪
D.李某和王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B,C,D
解析:
沈某实施奸淫行为时不满14周岁,依法不负刑事责任,但不能因此否认其奸淫行为的存在。李某与沈某对同一幼女轮流实施了奸淫行为,即使沈某不负刑事责任,也应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且属于“轮奸”。

第5题:

没有高考成绩,可以办理出国留学么?

因为初中毕业就直接上了中专,明年大专毕业准备出国留学学设计,这手续该怎么办呢?

 


http://finance.qq.com/a/20090813/005162.htm
我找到的!进去看看吧,有帮助的!加油哦!

第6题:

张某,女,1991年5月出生。张某2007年7月初中毕业后到一家商店工作,月收入950元。2008年6月张某自作主张花2000元为自己买了一条金项链。张某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以张某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购买项链未经其父母同意为由,找到商场要求退货。请问:商场是否有权拒绝张某父母的这一要求?


参考答案:


2008年6月,公民张某已经满17周岁,在一家商店工作,能以自己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按照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金项链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商场有权拒绝张某父母的要求。


第7题:

某校高中学生人数占初中人数的5/6,高三和初三毕业生毕业后,留下的高中学生是初中学生人数的12/17,已知高三、初三的毕业生都是520人,那么现在学校共有学生( )人。

A.1070

B.1160

C.1580

D.3000


正确答案:B

第8题:

林某刚满16岁时,即进入某公司当职员,每月收入800元。在工作1年后,林某未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就自作主张买了一台电脑,花了5000元。林某与电脑经销商的行为是()。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D、有效的民事行为


参考答案:D

第9题:

服务对象齐某与父亲发生了严重冲突,要离家出走。社会工作者老李得知情况后,发现齐某自小就受到父亲严厉管教,经常被体罚,在齐某成人之后,父亲仍旧不太关注他的感受,导致父子关系长期紧张,上述老李的诊断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

A:心理动态诊断
B:缘由诊断
C:社会医疗诊断
D:分类诊断

答案:B
解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即服务对象的困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事件、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等,是对服务对象个人历史的考察。

第10题:


何某(1994年1月22日出生)因2008年8月7日以暴力、威胁方式抢劫去少年宫上课的学生丁500元学费,于2008年10月19日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五年执行。2009年1月21日下午,何某在网吧上网,肚子饿了想买些东西吃,却发现自己囊中羞涩,此时看见李某正放学回家,就心起歹念,走上前去抓住李某的领口把李某拽至隐蔽处,要李某给保护费,李某非常害怕,就将身上仅有的10元零用钱全部上交,何某看到李某也没有什么可压榨的,就放李某回去了。到了第二天,何某向朋友徐某(1991年11月30日出生)说起该事时,徐某就告诉他李某的父亲是个富商,整天一副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徐某十分看不惯,想要和他一起把李某抓起来,吓唬吓唬其父亲,何某同意了。于是,当天下午,徐某与何某就一起把李某拽至徐某家中,软禁起来,并打电话给李某的父亲说已经把李某绑架,威胁其不得报警。李某的父亲在接到电话后马上报了警。到了晚上,何某想自己还在缓刑期间,最好不要犯事,就在夜里两点左右徐某睡着后,偷偷将李某放了,送他回家,并打算随后去警局自首。由于李某家里已经有警察埋伏,何某被当场抓获。后经何某的带领,警察将徐某抓获。经查明,徐某于2005年12月30日因抢劫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于2007年6月30日获假释出狱。徐某出狱后,结交了一女友甲(1994年8月13日出生),并曾与甲发生过一次性关系,2007年10月两人分手。


问题:


1.何某要李某给保护费的行为时否构成犯罪?


2.何某把李某拽至徐某家中软禁起来,并打电话给李某的父亲说已经把李某绑架,威胁其不得报警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徐某把李某拽至徐某家中软禁起来,并打电话给李某的父亲说已经把李某绑架,威胁其不得报警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何某与徐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5.对何某是否应当数罪并罚?为什么?


6.何某具有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7.对徐某是否应当数罪并罚?为什么?


8.徐某是否具有法定量刑情节?请具体说明。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何某要李某给保护费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何某实施该行为时未满16周岁,数额不大,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


2.何某构成非法拘禁罪。何某在其生日当天出于吓唬李某父亲的目的,而把其子李某软禁起来的行为是非法拘禁行为。虽然生日当天何某未满16周岁,对非法拘禁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又因非法拘禁行为一直延续到生日第二天凌晨2点,何某此时已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构成非法拘禁罪。


3.徐某构成非法拘禁罪。因为徐某与何某合谋出于吓唬李某父亲的目的,而把其子李某软禁起来的行为是非法拘禁行为,而不是绑架行为。


4.徐某与何某为共同犯罪,共同犯非法拘禁罪。


5.对何某应当以非法拘禁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因为何某还在抢劫罪的缓刑考验期内,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先认定非法拘禁罪的刑期,对前罪的刑期与后罪的刑期依照“先减后并”的原则确定数罪并罚后的刑期。


6.(1)何某犯非法拘禁罪时未满18周岁,对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何某在被警察抓获之前确实已经准备投案,应视为自动投案,可以认定为自首,对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在何某的帮助下将徐某抓获,何某的行为构成立功,对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何某在与徐某共同非法拘禁犯罪中处于从犯地位,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对徐某也应当数罪并罚。徐某将李某软禁起来的行为时构成非法拘禁罪。徐某出狱后未满16周岁,与未满14周岁的幼女偶尔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因此不认为是犯罪。再又因徐某犯本罪时尚在抢劫罪假释考验期内,应当先认定非法拘禁罪的刑期,对前罪的刑期与后罪的刑期再以“先减后并”的原则确定数罪并罚后的刑期。


8.徐某犯非法拘禁罪时尚未满18周岁,对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