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题目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一也。” 材料二培根说:“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材料三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材料四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材料五黑格尔说:“绝对观念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 在根本方向上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这五个观点都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回答,及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这一问题的回答。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不同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材料中王夫之,培根,毛泽东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王守仁,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第2题:

“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由()提出来的

  • A、朱熹
  • B、陆九渊
  • C、王充
  • D、王守仁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存在即合理)。

A、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

B、王守仁的“心外无物”

C、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D、唯我论


正确答案:A

第4题:

穷理灭欲的途径也是()与()的过程。

  • A、格物致知/克己复礼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 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正确答案:A

第5题:

创立“心学”,主张“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

  • A、王守仁
  • B、李贽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群渊语)
  • 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
  • C、理在事先(朱高语)
  •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

正确答案:C

第7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王守仁观点()

  • A、心内无物
  • B、心外无理
  • C、向内用心
  • D、不加外求

正确答案:A

第8题:

“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由()提出来的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充

D.王守仁


参考答案:D

第9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一也。” 材料二培根说:“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 材料三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材料四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材料五黑格尔说:“绝对观念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 上述材料五则材料观点个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正确答案: 王夫之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培根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毛泽东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王守仁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第10题:

在中国古代,《易经》、老子、孔子、庄子和荀子等,也都表现出较深刻的辩证思维,北宋陆九渊及其在明代的继承者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展出体系完备的心学。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