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生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

题目

黄远生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开创了“通讯”这种新闻文体,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提出新闻记者“四能说”,该理论对新闻记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标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著《远生遗著》的出版,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本报刊通讯文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
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第2题: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我国是否在开放新闻事业方面对外国做出了承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新闻事业面临哪些挑战和压力?应如何应对?


正确答案: 尽管我国在入世之后没有承诺新闻媒介将向外资开放,但是与国外媒体的竞争是必然趋势。在新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传媒领域的融合与兼并愈演愈烈,而要与国外媒体进行较量,我国媒体的分散、低效、结构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媒体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有关业外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新的政策法规,在保证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基础上,壮大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在新闻信息传播及相关领域的竞争力,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3题:

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和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筹备工作。
7、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第4题:

德国为世界新闻事业于17世纪的初步形成作出了三大贡献。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瞿秋白对党的新闻事业有何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 瞿秋白(1899-1935)原名霜,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有如下三点;
一、他领导和主编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批报刊,先后有《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他还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等团体。他用报刊作为武器,在传播马列主义,号召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民民族解放运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二、他是我国最早的派驻中外采访的新闻记者之一,是我国新闻记者走向世界的先驱。1920年10月至1923年1月,他作为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特派员前往苏联采访,为国内报刊撰写了大量通讯,最早向中国人员介绍了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真实情况。这些通讯后来编辑成《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部著名的通讯集,至今仍是我们学习通讯写作的典范。
三、他开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研究的先河,瞿秋白从苏联带回列宁的办报学说和无产阶级报刊工作的经验,结合自己在长期办报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不定期一系列党报工作的主张,如:关于正确地在党报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张;关于报刊宣传必须联系实际,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主张;关于加强社论和论文写作,强调其对革命的指导作用的主红;关于党报要为党的建设发挥作用的主张;关于依靠群众办报,开展工家兵通讯员运动的主张等。他的这些主张虽然还不成体系,但可以说是我国无产阶级早期的新闻理论的雏型。它引导后人沿着这些路子去思考,去探索,支创立无产阶级完整的新闻理论。

第6题:

萧友梅一生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1、生平:萧友梅(1884~1940)早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和钢琴,并加入同盟会,1913年赴德留学,学习作曲理论及教育,1922年经他提议,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1927年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贡献:
1)音乐教育方面,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参与组建北京三所早期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关心中小学教育发展,编写教材和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后,致力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在国立音专确立了较为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网罗中外优秀音乐家任教,使国立音专成为当时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准的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在教学上贯彻蔡元培“兼收并蓄”的方针。
2)音乐创作方面(特别是学校歌曲创作)是他最主要的领域。创作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分别收在三本教材性的曲集中,即《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材书》;创作了一些提供给一般群众演唱的歌曲,如《卿云歌》、《华夏歌》等;器乐作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哀悼进行曲》、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这是我国第一首按照西方模式所写的管弦乐曲。

第7题: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 黄远生的贡献:
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
①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由于它对于政界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内幕新闻。他的纪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
②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的如椽之笔,对袁世凯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客痛加针砭。
③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里。
④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他提倡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因而他的通讯和文章虽然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成,却十分浅近,且不拘一格。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文体,用日记的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新闻。
在新闻思想方面:
黄远生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四能的典范,因此,虽然他从事新闻工作实践较短,却能成为名记者。

第8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改革?
(1)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宣传质量和宣传艺术,扩大信息量。
(2)在报道形式上,深度报道、系列报道被广泛用到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
(3)新闻媒介注意改善自身结构,形成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介鼎足之势。
(4)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
(5)随着报纸经济效益的提高,办报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9题:

简述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一)黄远生简介: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报界之奇才”,是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开创了我国新闻的通讯文体。早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后编辑过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杂志,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等报纸的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日报》撰述,同时还创办远生通讯社。政治上虽宣布脱离一切政党,但其基本的态度是拥袁反孙。
(二)关于新闻思想的贡献:在新闻思想上,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三)黄远生的新闻写作特点:
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2)针砭时弊,忧国忧民;
3)细致详尽,幽隐毕达;
4)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他的文章被其友人编为《远生遗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讯文集)。
(四)远生通讯社的特点:
1)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2)报道重要人物;
3)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
4)评议通俗生动。(注意:还要注意邵飘萍、张季鸾、胡政之等人的新闻活动发展历程。)

第10题:

纽约大学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个新公司,对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