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修身方面是如何论述的?
第1题:
在修身立德方面,关羽自恃才智勇力,刚愎自用;而张飞性格暴虐,少仁寡恩。
第2题:
在充斥矛盾的世界里,老子主张如何处世?
第3题:
中国传统的言说方式是“以言去言”,《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楚地表述了这一点。老子的论述可以从丽方面来理解:首先,“道”“名”是可以道、 可以名的;其次,可道、可名的“道”“名”并非那恒常的“道”“名”。可见,在老子看来,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与作为言说工具的道、名不一样的。真正的“道”“名”虽然可以被言说,但被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道”“名”;然而,如果完全不用言说,则根本无法论述“ 道”“名”。因此,老子提倡一种“以言去言”的言说方式,即通过使人认识、领悟所言之道,达到“无言”,撤去语言的迷障,直达“道”之本真。根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道”“名”是不可言说的 B.老子认为被言说的“道”“名”与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同一的 C.老子言说“道”“名”最终是为了使人认识、领悟“道”的本真 D.老子认为不应用言说的方式论述“道”“名”
第4题:
你是如何理解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
第5题:
东周时期,提出有条件地倡导旅游,主要是要符合儒家修身养性,治家治国的礼乐教化的人是()。
第6题:
论述花卉配置过程中在品种的选择、高度、颜色的搭配、栽植株行距等方面应如何考虑?
第7题:
结合自己在党支部的工作职责,简要论述自己如何在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中发挥党务干部的作用。
第8题: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第9题:
《大学》从修身本身的论述中交代着如何从修身走向齐家的可能性。
第10题:
老子主张在()等方面都要注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