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至1935年国民党政府在行政效率改革中提出并推行文书档

题目

1933年至1935年国民党政府在行政效率改革中提出并推行文书档案连锁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结合材料中湖北省土地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排除B项和C项。

第2题: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决定实行币制改革。这次币制改革的要点是:()。
发行金圆券

第3题:

提出推行“三张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的文件是( )。

A.《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B.《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

C.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D.十八大报告


参考答案:B

第4题:

国民党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中心内容是()

  • A、文书档案连锁法
  • B、行政三联制
  • C、文书工作竞赛
  • D、档案归并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

国民党政府推行“文书档案连锁法”是在()。

  • A、1927~1932年
  • B、1933~1935年
  • C、1938~1945年
  • D、1946~1948年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为了全面推行金圆券,国民党政府实行“()”,规定全国各种货物和劳务价格。
限价政策

第7题:

提出所谓日中“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以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的日本首相是:()

  • A、伊藤博文
  • B、近卫文麿
  • C、冈村宁次
  • D、广田宏毅

正确答案:B

第8题: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在国家机关开展“行政效率运动”,视文书档案为推行政令的重要工具,把“()”作为“行政效率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A.文书档案改革

B.公文程式改革

C.档案整理改革

D.文书鉴定改革


正确答案:A

第9题:

面对40年代末的财政危机,国民党推行金圆券以挽救颓势并大获成功。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试述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清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
(1)清代政府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其样式同报房《京报》,内容接近《中外纪闻》。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为保守,业务最落后。
(2)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至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一时兴盛。
2、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
袁世凯1912年窃取临时大总统后,非常重视控制舆论,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
3、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
全国政权建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此外还有地方党报,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