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

题目

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参考答案:B

第2题:

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什么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

A.《伤逝》

B.《孤独者》

C.《孔乙己》

D.《在酒楼上》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列哪些小说属于鲁迅对知识分子的刻画()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药》

D、《伤逝》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下列关于鲁迅《在酒楼上》的评价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独异个人”和庸众的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的抗争到《在酒楼上》的灰暗心境。
  • B、《狂人日记》、《孤独者》、《伤逝》是一个完整的清醒知识分子的失败谱系。
  • C、《孤独者》是失败之人崩溃前的最后状态,《在酒楼上》是他的崩溃过程。
  • D、《在酒楼上》是鲁迅对自我悲剧人生可能性的叙写,那么,《野草》则是鲁迅直入内心、穿越致命绝望的一次精神探险。

正确答案:C

第5题:

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 A、《在酒楼上》
  • B、《伤逝》
  • C、《孤独者》
  • D、《肥皂》

正确答案:A

第6题:

《在酒楼上》《孤独者》和()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正确答案:伤逝

第7题:

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在酒楼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8题:

吕纬甫出自小说()

A. 《孤独者》

B. 《在酒楼上》

C. 《伤逝》

D. 《肥皂》


正确答案:B

第9题:

鲁迅《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评价自己“无聊”、“模模胡胡”、“随随便便”,既是对自己的嘲笑,也是一种反思。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正确答案:(1).从个人生活来看:
由于种种原因,纵观鲁迅的一生,在他的社交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化人圈子里,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说不出几个。所谓五四时期的“同人”,如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及后来的创造社诸君郭沫若等,与鲁迅均没有什么深交。他一生崇尚独往独来,虽然在理智上他曾说,他要“听将令”,但在社交中,他是孤独的。他有很多追随者,多为青年人,他们追随他,是因为景仰他;鲁迅帮助他们并与之交往,主要是出于对后辈的奖掖。
他交往较深,被他视为知己的人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一个是瞿秋白。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晚,且结识两年后,瞿秋白就被国民党杀害了。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缺少交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突出。有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质之一。
同时,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既加重了他的孤寂,又构成了孤寂的内容。少年时代家道衰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1906年26岁时,又奉母命与朱安女士结婚,以后几十年一直受到这桩无爱的婚姻的折磨。之后(1927年到上海后)与许广平同居。此时,鲁迅仍是孤独的。从《两地书》来看,我们难以找到抚慰鲁迅情感的内容,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漫谈社会、人生、人际等等。西方人说,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更何况是“情书”!在情书中都难找到“温柔”,其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2)从情感世界看:
鲁迅的情感丰富而鲜明:爱如阳光温暖人心;憎如冬寒砭人灵魂。但又爱憎分明。敏感而忧郁:对一切关己不关己的人和事都会引发一种感情倾向;对社会、自身常怀忧郁之情。
鲁迅的情感世界由两部分组成:A.民族、大众情感。对民族,鲁迅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大众,他“哀其不幸”(同情),又“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B.个人情感。他渴望爱,重情,正如他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有这样崇高的情感:“爱国”,“忧国忧民”,可是没人理解他,鲁迅对民众如此倾注同情,盼他们觉醒,不仅民众“不察”,连文化同人也“不察”。创造社同仁说他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郭沫若语);太阳社的阿英说他将民众写得如此落后,看不到光明,是落伍者,冷眼旁观者,等等。他渴望爱,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婚姻),却使他不知道爱情为何物,所以,他又是孤寂的。许广平曾回忆,鲁迅有时喝很多的酒,到阳台上躺着。这也是心中痛苦、寂寞的一种表现与排遣
(3)从思想境界看:
鲁迅的思想,犀利、睿智、深邃、明达。他对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中国人的认识既独特又深刻。他对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从政治、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给予了全面的反省,既首肯了中国历史的伟绩,更发现了它的弊端,如礼教“吃人”,制度的专制等。他对中国现实中各种革命的性质及问题,洞若观火。他对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是无人能比的(没有唤醒民众),对革命文学的真知灼见,今天看来,仍是深刻的。至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发掘、批判的深度,至今也是让人惊叹的。总之,他当时的思想境界,在中国的思想界、文学界的同仁中是最高的。这无疑直接显示了他巨人的风范。
但是,事物的辩证法恰恰就在这里:曲高则和寡。由于他的思想境界太高了,他同时代人都难以达到,所以引不起共鸣。他与中国的许多文化名流进行过“论争”。他论争的目的很清楚:探索真理,也检验自己对历史、现实、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他希望在“论争”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可是,他失望了。每一次论争,从五四时期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到左联前期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直至晚年关于“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没有一个人真正以理论的力量说服过他,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似乎“胜利”了,但这是苦涩的胜利。所以他更感到孤独、寂寞。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