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蟹苗质量优劣?

题目

如何鉴别蟹苗质量优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虾苗出池时如何鉴别对虾幼体质量?


正确答案: 1、观察活力:观察虾的逆水运动情况
2、颜色:身体透明,体表不挂脏为佳
3、均匀程度:同一池子或同一批次的苗种大小规格要相似
4、消化道:肠道发育良好,肌肠比大于4。
5、抗逆性:放到低盐环境下2小时观察率,大于90%的为佳
6、检疫:PCR检查是否携带病毒

第2题:

如何鉴别织物的优劣?


正确答案: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手摸,用眼看。
1.看织物是否挺括与松弛;
2.外观光滑还是粗糙;
3.手感柔软还是坚硬;
4.织物有无刺手的感觉。

第3题:

对于河蟹苗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色透明的嫩苗和体色较深的老苗均不宜放养
  • B、蟹苗抱成团,很少散开为劣质苗
  • C、苗种的步足从基部关节处折断者,可在短期内再生
  • D、24万只左右/千克的蟹苗为优质苗,可以放养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为什么目前不必采用早繁蟹苗当年养成成蟹上市?


正确答案: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有些单位在2~3月份就进行河蟹人工育苗,培育仔蟹,目的是当年养成成蟹上市。但此法目前的弊病很多,主要是:
(1)投资大,成活率低。长江流域2~4月份进行仔蟹培育,必须放在室内加温水泥池或塑料大棚土池培育,不仅投资大,而且仔蟹在密集、低温条件下,病害多,生长慢,成活率低。
(2)当年养成成蟹不但规格小,经济价值低,而且进一步加剧了蟹苗的需要量。如蟹苗当年养成成蟹,其放养密度低,饵料要求高,但出塘规格一般均在100克以下,有部分甚至仅30~50克,它们均只发育到绿蟹阶段。其经济价值低,一旦这种小绿蟹下海产卵,将严重影响长江水系的种质资源。由于养殖周期由二年缩短为一年,蟹苗的年平均需要量就增加了一倍,蟹种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等于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就被食用,甚为可惜。
我们认为,只有当蟹苗供应数量充足,价格便宜,养殖设施良好,防止小绿蟹形成技术以及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技术过关后,才能进行缩短养殖周期试验。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生产上还不宜采用早繁蟹苗当年养成成蟹。

第5题:

如何鉴别商品蟹的质量?


正确答案:选购河蟹食用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判别其优劣。
(1)看体色和体型优质河蟹:背甲呈墨绿色,腹部白色或灰白色,双螯强健,八足齐全,金爪黄毛,雌蟹在150克以上,雄蟹在175克以上。劣质河蟹:背甲青黑色或灰黄色,腹部黑褐色或黄锈色,螯、足残缺不全,黑爪黑毛,个体为50~75克,甚至更小。
(2)看活动能力优质河蟹反应敏捷,活泼有力,行动迅速。爬动时,以腹部悬空者为最佳。劣质河蟹反应迟钝,活动能力弱,爬行时腹部贴底。用手抓起背甲,如发现八足下悬(俗称"撑脚蟹"),则表示该蟹即将死亡。
(3)看季节雌蟹的性腺比雄蟹成熟早。俗活说"九雌、十雌"即在长江流域,阴历9月份,雌蟹卵巢已基本充满头胸甲,蟹精厚实,达到膘肥体壮的要求,此时食用最为鲜美;而雄蟹要到阴历10月份性腺才能完全成熟,因此雄蟹到此时才能达到肉味鲜美,膏脂丰满的理想要求。当然,到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份,蟹黄中肝脏的大部分营养转化为性腺,此时食用,仍令人满意。而到翌年3~4月份的河蟹,经越冬后,肉质疏松,雌蟹性腺已形成卵粒,咀嚼时有细砂感,雄蟹经抱对排精后,精巢体积缩小,此时食用,质量大为逊色。
(4)看甲壳软硬优质河蟹肉质坚实,肌肉含水量少,甲壳坚硬。选购时,可用手指紧捏蟹脚,如蟹脚坚硬者则为优质河蟹,反之则为劣质。下,此时在河道下游,用多道地笼网即可捕获。2个月后,再行销售。养殖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一条有效途径。~25克/米3,硫酸铜为0.6~0.7克/米3。的蟹种自相残杀的机率小,它们可以混养。质,影响池底水草的光合作用。

第6题:

在选购蟹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根据以上鉴别蟹苗种类和质量的方法,在选购中华绒螯蟹蟹苗时,有6种苗不能购买:
(1)"花色苗"体色有深有浅,个体有大有小。如是人工繁殖的蟹苗,表明蟹苗发育阶段不一;如是天然蟹苗,则可能混杂其它种类的蟹苗。
(2)"海水苗"未经淡化的蟹苗不能购买。无论是人工育苗还是天然蟹苗,盐度均必须淡化到4‰以下,才能适应淡水生活。
(3)嫩苗体色半透明,大眼幼体日龄低,甲壳软,经不起操作和运输时的挤压,仔蟹培育的成活率低。
(4)蜕壳苗大眼幼体已有部分蜕壳变态为I期仔蟹,如果此时运输,仔蟹甲壳软,加以运输途中一部分大眼幼体接着蜕壳,它们均易被挤压而死亡,也易被末蜕壳的蟹苗残杀,严重影响运输成活率。
(5)高温苗在河蟹温室中人工育苗过程中,育苗池的水温应保持在于22~24℃,苗体发育正常。通常从孵出到大眼幼体出售需求21~23天;有些单位为缩短育苗周期,采用提高育苗池的水温,其育苗水温在26~28℃,蟹苗发育加快,育苗周期可缩短2~3天。但这种蟹苗个体小,而且不适应常温环境,极易死亡。
(6)药害苗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大量施用防病药物,特别是反复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等),有机体产生药害,致死蟹苗中的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以致患病后无药可治。造成在蟹苗发育初期(仔1~仔3),每蜕一次壳,就有一大批蟹苗死亡。总之,选购蟹苗时,应选择大小、体色一致,育苗时间适中,发育阶段为4~6日龄(水温高时日龄可偏低,水温低时则偏高),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盐度在4‰以下的淡化苗为佳。

第7题:

为什么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正确答案: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第8题:

如何运输蟹苗?


正确答案:蟹苗运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带水运输,即采用塑料袋加水充氧密封运输。通常均采用鱼苗袋(70厘米×40厘米),加10~20升水,放100~150克蟹苗,24小时内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带水运输容器大,运苗量少,生产上无法推广。第二种方法是蟹苗箱"干法"运输蟹苗。其方法简便,成本低,运输量大,成活率24小时可达90%以上。这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干法"运输蟹苗应注意以下几点:
(1)蟹苗箱必须在水中浸泡12小时,以保持运输途中潮湿的环境。
(2)蟹苗箱内应放入满江红(绿萍),或仅留少量嫩叶的水葫芦或带须根的水花生或水草(叶呈丝状),蟹苗在此环境中,既保持了一定的湿度,也保证了苗层的通气,又防止苗层在一侧堆积。
(3)装苗时应防止蟹苗四肢粘附过多水分。蟹苗装运时,如水分过多,易造成苗层通透性不良,使蟹苗支撑力减弱而导致底层蟹苗缺氧死亡。因此,装苗时,必须坚持宜干不宜湿的原则。
(4)一般每箱装运的密度控制在1公斤,运输时间为24小时。
(5)运输时,应避免阳光直晒和凉风直吹,以防止蟹苗鳃部水分蒸发而死亡。
(6)如当时气温过低,应在白天运输;如气温过高,则最好在夜间运输。
(7)运输途中,如蟹苗箱过分干燥,可用喷雾器将苗箱喷湿,以保持箱内环境湿润。但一般蟹体不必喷湿(除非天气干燥、运输时间长),否则反而易造成蟹苗四肢粘附过多水滴,增加支撑力而造成死亡。
(8)如用卡车运输,应上有篷,后有盖,以防日晒和风吹。有条件可用空调客车或冷藏车运输,并给予适当的通风,气温控制在20℃左右,最低气温不能低于15℃,其气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不超过5℃。

第9题:

如何识别人工蟹苗的优劣?


正确答案: 尽可能选择长江水系成熟河蟹做亲本,所选大眼幼体,体色应在水中为灰色,离开水时为深黄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识别其优劣:
(1)手握法。优质苗沥干水后,爬行敏捷。用手紧握一把,随后放开在平板桌或玻璃板上,蟹苗能迅速散开,如果苗成块或慢慢散开,则为嫩苗或差苗。
(2)重量过数法。优质苗每500克7.5万~8.5万只,超过9.5万只则为嫩苗。
(3)淡水测试法。把大眼幼体放入纯淡水中,如立即下沉或3~5小时内死亡,说明苗质差;10小时内不死亡,且蜕皮,则为好苗。
(4)振荡模拟试验法。把要出池苗沥干水后,装入蟹苗箱中进行振荡后,发现蟹苗在箱中成堆,放入水中后,不能很快散开,并成块沉入池底,这种苗为劣质苗。相反,如果开箱后,发现蟹苗散开,并牢牢把住网眼不松开,放入水后,立即散开,这种苗为好苗。

第10题:

如何判别卤虫卵的质量优劣?


正确答案: 1、色泽和气味:好的卤虫卵颜色一般为棕色或棕褐色,有光泽,无霉腥臭味。
2、泥沙含量:好的卤虫卵无泥沙或极少泥沙。
3、破壳与碎壳:好的卤虫卵破壳和碎壳的比例极小。
4、空壳:好的卤虫卵空壳的比例极小。
5、含水率:优质卵的含水率在5%--8%之间。
6、大小判别:卤虫卵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与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大小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