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防治。

题目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防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虾杆状病毒病有无防治手段?


正确答案:防治目前没有办法。

第2题:

简述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 BP)
病毒:双股DNA,具囊膜,大小269×50nm(核衣壳),病毒72×310nm,病毒分布在包涵体内或者包涵体外的核质。
包涵体:四面体或者金字塔形,切片中可见四边形或者三角形,分布在核内(肝胰,中肠上皮细胞)

第3题:

肝胰腺细小病毒感染对虾的主要细胞是()

A.肌细胞

B.上皮细胞

C.神经细胞

D.成纤维细胞


正确答案:B
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肝胰腺坏死和萎缩,肝胰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过度肥大,核内有1个大而显著的包涵体。病虾无特有症状,体表附着物多,偶然发现尾部变白。

第4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主要表现为核肿大,核内有1~n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染色质减少,边移。

第5题:

简述对虾呼肠弧病毒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生长缓慢,摄食量减少,活力差,自洁能力减弱,引起肝胰脏坏死或者萎缩。

第6题:

简述对虾软壳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病因:
A.饵料不足或营养不全(Ca和P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衡)
B.饲料储存不当,腐败变质
C.水体水质变差,有毒物质积累
D.水体pH过高,导致P以CaPO4沉淀,使水体可溶性P减少
E.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
(2)症状:甲壳薄而软,壳与肌肉分离
(3)防治:
A.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
B.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

第7题:

简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
双股DNA,大小324×75nm
多个包涵体,存在肝,前中肠上皮细胞核内,为嗜碱性(HE)
病毒粒子存在于包涵体内或者在核质中

第8题:

病理观察可见病虾肝胰腺坏死和萎缩,肝胰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过度肥大,核内有1个大而显著的嗜碱性包含体的病是()

A、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B、肝胰腺细小病毒病

C、对虾杆状病毒病

D、白斑综合征


参考答案:B

第9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毒球形,20面体,直径22~24nm,单股DNA,分布在包涵体
包涵体:肝胰腺小管末端E细胞中存在较多(E://胚胎细胞)。
中肠壁,胃壁细胞核中。鳃细胞核中PAS反应阴性,(说明不是糖原颗粒)
H.E://嗜碱性(兰色)
浮尔根反应阳性(说明DNA组成)
病毒分布在包涵体内,包涵体为圆形,椭圆形

第10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的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初期感染无特殊症状
后期:活动力差,摄食减少,虾的肝胰腺糜烂
组织切片:出现大量包涵体,使得核肿大,核仁被积压在核边缘呈新月型。
电镜观察:包涵体内有大量病毒颗粒
可引起肝细胞腐烂,常见包涵体,脱落而进入肝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