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池塘养殖要配备一定的投饲设备?

题目

为什么池塘养殖要配备一定的投饲设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池塘底部为什么要设计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


正确答案: 在池塘底部设计建造一定的坡度和沟槽、台地、平台等设施,是为了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一般情况下池塘底部的坡度应为1:200~500,在池塘宽度方向,应使两侧向池中心倾斜。
面积较大且长宽比较小的池塘,底部应建设主沟和支沟组成的排水沟。主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1000,支沟最小纵向坡度为1:200。相邻的支沟相距一般为10~50m,主沟宽一般为为0.5~1.0m,深0.3~0.8m。面积较大的池塘可按照回形鱼池建设,池塘底部建设有台地和沟槽台地及沟槽应平整,台面应倾斜于沟,坡降为1:(1000~2000),沟、台面积比一般为1:(4~5),沟深一般为0.2~0.5m。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为了投饵和拉网方便,一般应修建一条宽度约0.5m的平台,平台应高出水面。

第2题:

池塘成鱼养殖饲料投喂的四定四看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四定:定质、定点、定量、定时
四看:
①看鱼的活动摄食情况:鱼活动正常投饵后很快吃完,应增加投饲量
②看季节:低温和鱼病流行季节控制投饵量
③看天气:天好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或欲下雷阵雨停投投喂,并加注新水
④看水质:水质清爽、透明度大多,水质较浓、水质老化少投,并调节水质

第3题:

为什么高健康对虾养殖必须投喂药饵?


正确答案: 对虾栖息的养殖池底常存在条件病原体,当对虾免疫力降低时。这些病原体就侵害对虾,引发疾病。为提高对虾免疫力和病害抵抗力,虾苗一入场后就必须投喂营养型药物饵料。
使用药饵可激发虾体的防病功能和生活力,促进机体代谢活动,增强主动免疫力,预防虾病发生,为高健康对虾养殖奠定基础。所以说,投喂药饵是对虾养殖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但有些养殖户对此不以为然,主要原因是对药饵的特殊性不了解。药饵因所含药物种类、含量、性能及生产工艺等方面不同,效果也不同,如何因地制宜、合理使用药饵,是防治虾病中需要加强研究的现实问题,切不可忽视。

第4题:

在新建池塘养殖场时为什么要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条件?


正确答案: 养殖水源、水质条件对养殖场影响巨大,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条件决定养殖的成败。养殖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哪种水源,应选择在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也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时,要考虑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虑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供水量的大小一般要求在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为宜。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砂排淤等设施。水产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
养殖水质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养殖用水的水质一般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规定,对于一些养殖水源的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第5题:

为什么养殖池塘要设计好进排水设施?


正确答案: 淡水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设施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
池塘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很多地方采用预埋PVC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这种方式防渗漏性能好,操作简单。池塘进水管的底部一般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渠道底部较高或池塘较低时,进水管可以低于进水渠道底部。进水管中心高度应高于池塘水面,以不超过池塘最高水位为好。进水管末端应安装口袋网,防止池塘鱼类进入水管和杂物进入池塘。
每个池塘一般设有一个排水井。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拔管排水方式易操作,防渗漏效果好。排水井一般为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池塘排水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进入排水渠,若干排水渠汇集到排水总渠,排水总渠的末端应建设排水闸。
排水井的深度一般应到池塘的底部,以可排干池塘全部水为好。有的地区由于外部水位较高或建设成本等问题,排水井建在池塘的中间部位,只排放池塘50%左右的水,其余的水需要靠动力提升,排水井的深度一般不应高于池塘中间部位。

第6题:

为什么要进行池塘养殖排放水的处理?


正确答案: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物质主要通过排放水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已成为主要的面源污染之一。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是池塘养殖生产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养殖排放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也有采用生化、物理、化学等方式进行综合处理的案例。
(1)生态沟渠是利用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构建的一种生态净化系统,由多种动植物组成,具有净化水体和生产功能。生态沟渠的生物布置方式一般是在渠道底部种植沉水植物、放置贝类等,在渠道周边种植挺水植物,在开阔水面放置生物浮床、种植浮水植物,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杂食性水生动物,在渠壁和浅水区增殖着生藻类等。
(2)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类似自然沼泽地,但由人工建造和控制,是一种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煤渣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的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人工湿地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是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湿地按水体在其中的流动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
(3)生态净化塘是一种类似于生态沟渠的池塘,其净化原理与生物氧化塘一致。塘内可种植经济性的水生植物,用于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放置滤食性鱼、贝等吸收养殖排放水体中的碎屑、有机物等。

第7题:

为什么养殖某个品种的池塘经常搭配一些其他鱼种?


正确答案:因为池塘同时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及不同鱼种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一方面,鱼类大致可分为上层、中下层和底层3类,按这3种类型进行搭配,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起到扩大水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种鱼类有不同的食性,能有效清除鱼塘残饵,调节水质。

第8题:

在养殖池塘投饲应当()。

  • A、全池洒遍
  • B、定点投喂
  • C、不定点投喂
  •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第9题:

解决池塘水质与投饲矛盾的基本做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别要求、缓解对立、促进统一、良性循环:对水质,采用合理使用增氧机械、适时注加新水、及时更换老水等措施,改善水质,使水质保持肥、活、爽<不仅可给肥水鱼提供丰足的天然饵料,而且能使鱼生活在良好环境;为投饲“匀、足、好”创造有利条件>);
对投饲,采用“四定”投饲、“四看”施肥,合理掌控投施数量及次数等措施,适时适量,使投饲达到匀、足、好<不仅可使吃食鱼食料丰足快速生长,而且能使池塘生产力不断提高;为水质“肥、活、爽”奠定物质基础>

第10题:

为什么鱼类投饲需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


正确答案: ①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适口、营养全面、稳定性好。定质可以保证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丰富,可提高养殖鱼类对饲料的摄食率和利用率,减少鱼病的发生。
②定量。每天投喂饲料要有一定的数量,做到均匀投饲,不能忽多忽少,以免鱼类时饥时饱,影响鱼类消化与生长,定量有利于防止饲料浪费,水质恶化,降低饲料系数,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促进鱼产量的提高。
③定时。养殖鱼类的投喂要有一定的投饲频率和时间。定时可以养成鱼类的吃食习惯,同时在水温适宜、溶氧较高时可提高养殖鱼类的摄食量,增加饲料的利用率。
④定位。鱼类对特定的刺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固定投饲地点,可防止饲料散失,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有利于了解养殖鱼类吃食情况,并便于食场消毒、清除残饲,保证养殖鱼类吃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