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题目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步骤?


正确答案: (1)系统分析待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
(2)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目标与方案
(3)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
(4)选择评价指标与方法
(5)综合分析与评判
(6)实施--反馈--再评价

第2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和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农业生态系统特别的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成、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特点:
(1)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为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人是系统最重要的调控力量;环境组分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
(2)系统输入:自然和社会的输入。
(3)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非目标性的输出,这些输出受人为影响。
(4)系统功能:输入输出程度加大,系统开放程度大。
(5)系统调控:自然和人工调控。
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食物链结构水平结构,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区别:农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控制,其净生产力高,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较差,开放性系统,其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最大的区别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开发度大,有大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这也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较高和农业持续增产的重要保证。

第3题:

简述生态对策理论如何在应用农业生态系统中。


参考答案: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利用r对策生物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k对策生物具有稳定环境的作用,适当配置“r-k型谱系中的各种生物,如利用浮游生物、蚯蚓、蜂、蚕、食用菌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的特点,以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养分流失,增加产品产出;利用多年生的林果、竹木等以稳定农业生态环境。大量的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属于中间类型。

第4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正确答案: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系统的层次性和有序性、系统的结构

第5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人;环境组分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
2)系统输入:自然和社会的输入
3)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非目标性输出,受人为活动影响
4)系统功能:输入输出程度加大,系统开放程度大
5)系统调控:自然和人工调控

第6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人工调控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控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投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
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
(1)生境调控
(2)输入输出调控
(3)农业生物调控
(4)系统结构调控

第7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点。


正确答案: (1)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养分输出率和输入率,整个养分循环的开放程度较之自然系统大为提高。
(2)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农业生态系统在耕种条件下,有机养分库加速分辨与消耗库存量较自然生态系统大为减小,而分解加快,形成了较大的有效养分库,植物吸收量增大,整个土壤库养分周转加快。
(3)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较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较自然系统大大简化,植被及地面有机物覆盖不充分,这些都使得大量有效养分不能在系统内被及时吸收利用,而易于随水流失。
(4)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自然生态系统有效氧化过程的强度随季节的温湿度变化而增长,自然植被对养分的需求与吸收也适应这种季节变化,形成了供求同步调节的自然机制。

第8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的概念


正确答案: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库、物质流、周转率与周转期、循环效率、、食物链的生物学放大作用、生物浓缩

第9题:

简述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的标准。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环境资源组合之间互相适应,能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并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体之间能互相配合,科学衔接,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实现生物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成为一个高效的、无“废物”的系统。
(3)系统中各组分之间量比关系协调,输入输出平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4)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5)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高的物质生产力和高的经济效益。

第10题: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的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 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以一种生物为主的原则;
2、正确分析竞争与互补关系;
3、增加初级生产者,提高光能利用率;
4、注意社会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