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

题目

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壤生物自肥作用


正确答案: 在植被条件下,由于养分不断向表层富集,大大补偿了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使土壤肥力得以维持或提高。这种作用叫做土壤的“生物自肥”作用。

第2题:

土壤生物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转化即()和()。


正确答案:矿质化;腐殖化

第3题:

什么是土壤生物法除臭气?如何运行管理?


正确答案: (1)土壤生物法是将恶臭气体收集后送入人工配制的土壤中,使其在通过土壤层时恶臭成份被土壤颗粒吸附,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吸收、降解达到处理的目的。它对低浓度的工业废气来说是一种简单、稳定经济的处理方法。
(2)土壤中有土壤胶粒和种类繁多的细菌、放线菌、霉菌、原生动物、藻类等微生物是土壤降解臭气成份的原动力。还可根据臭气的性质加入某种改良剂,制成专门的处理土壤。如加少量鸡粪和珍珠岩后,可提高对恶臭气体甲基硫醇、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的去除率;加少量污水处理后污泥可提高土壤中菌种的含量,可加快启动土壤除臭装置运行进入正常。
(3)土壤种类以腐殖土为好,其它土质需进行改良;土壤的有效厚度不小于50cm,水分保持在40%~70%,过多会增加土壤的通气阻力,过少会减少处理效果;臭气通过土壤的速度以2~17mm/秒为宜。土壤过滤装置通常采用床形过滤。在土壤的取项部种有植草,可消耗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4)气体由风机(风量0.1~1m3)/(m2.min)送入。先通过扩散层均匀分布通过,扩散层上部由黄沙等组成,下部由粗、细石子组成,厚度为40~50cm。臭气由扩散层进入土壤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物浓度成正比,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降解速率与浓度无关。土壤中的环境因子、温度、含水率、PH值应控制适当,一般温度为5~30℃;PH值为7~8。土壤处理系统使用一年会发生酸化或碱化,应及时加入碱性或酸性营养物质调整PH值。
(5)土壤生物除臭法工艺操作简单,维护管理费用低,除臭效果好,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相对大,2.5~3.3m2/m3气体,不适于多暴雨、多雪地区,对于高温、高湿或过干气体需要进行预处理。

第4题:

土壤生物性质的生态作用。


正确答案: (1)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它们能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
(2)微生物的分泌物和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可以直接分解。
(3)微生物产生一些生长激素和维生素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有具体作用。
(4)某些微生物与某些植物形成共生体。

第5题:

下列哪种退化是生态退化的顶级形式()

  • A、土壤物理退化
  • B、土壤化学退化
  • C、土壤生物退化
  • D、荒漠化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土壤生物学


正确答案:研究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分布、功能及其与土壤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第7题:

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土壤生物污染会引起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一些植物致病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茄子、马铃薯和烟草等百余种植物的青枯病,能造成果树细菌性溃疡和根癌。某些真菌会引起大白菜、油菜和萝卜等一百多种蔬菜烂根,还可导致玉米、小麦和谷子等粮食作物的黑穗病。还有一些线虫可经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并引起线虫病,甚至在土壤中传播植物病毒。
土壤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不仅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感染发病,还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由土壤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被病原体(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某些寄生虫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经过几天孵育处感染性幼虫,然后再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尤其是从伤口进入,从而导致继发性疾病。

第8题:

哪一项不是微生物工程主要应用的方向()

  • A、改良土壤生物成分
  • B、无毒无害的微生物农药
  • C、生态种植养殖系统
  • D、改善农作物生长状态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光合细菌是土壤生物的先锋种类。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试述土壤生物对改善森林水文功能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在土壤内的洞穴能增加大孔隙,翻松土壤,粉碎枯枝落叶。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物的腐殖化,本身的残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植物根系死亡后,增加土壤下层的有机物质等来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根系腐烂后,留下许多孔道,改善了通气性,有利于水分的下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