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家及其造园思想和作品特点?

题目

试述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家及其造园思想和作品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家主要出现在明末清初时期,主要有计成、李渔、文震亨等。
2.计成,江苏吴江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该书是全面论述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园冶》共三卷,卷一的“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计成对好的园林的评价标准概括为“巧遇因借,精于体宜”,因借是手段,体宜是目的。即我们常说的,要符合构备规律构景规律。为此计成提出了两个规划原则:一是景到随机,二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是造景适宜于园林的地貌和地形,并尽量发挥长处,避之短处;后者意为要创作,仿佛是地造天设的秀堂,此建筑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3.《一家言》又名《闲情偶记》,作者李渔,生于万历年间,是多才多艺的造园学家,李渔在此书的居室部和器玩部中,对园林借景、装修、家具、山石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是继《园冶》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述。他曾在北京弓弦胡同筑半亩园;自营别业,称伊园;晚年又自筑芥子园。他主张沿宋以来叠山以土石为宜,而反对全石山做法,认为用石过多往往违背天然山脉构成的规律而流于做作。用土石,以石代石,即减人工,有省物力,具有天然委曲之妙,混作是土处于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他推崇以质胜文、以少胜多,是宋以来文人园林叠山传统。
4.文震亭,出生于明末书香门第,晚年定居于北京,能诗善画,多才多艺,可推当时文人园林的代表。平生所著《长物志》共12卷,其中于造园有关的花木、室庐、水石、禽鱼四卷。列举42种观赏树木和花卉,详尽描写他们的姿态色彩、习性及载法。体现出植物配置的原则,同时认为水石是园林骨架。“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5.以上著作的内容涉及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叠山理论,建筑、植物配置的理论与技艺,也涉及园林美学的范畴,所以是私家园林专著中的代表,也是文人园林自宋到明末清初的理论总结。此外还有当时很多的著作,无不渗透对园林美学和造林艺术的论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的作者是谁?()

  • A、袁枚
  • B、苏轼
  • C、计成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家及其造园思想和作品特点?


正确答案:1.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家主要出现在明末清初时期,主要有计成、李渔、文震亨等。
2.计成,江苏吴江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该书是全面论述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园冶》共三卷,卷一的“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计成对好的园林的评价标准概括为“巧遇因借,精于体宜”,因借是手段,体宜是目的。即我们常说的,要符合构备规律构景规律。为此计成提出了两个规划原则:一是景到随机,二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是造景适宜于园林的地貌和地形,并尽量发挥长处,避之短处;后者意为要创作,仿佛是地造天设的秀堂,此建筑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3.《一家言》又名《闲情偶记》,作者李渔,生于万历年间,是多才多艺的造园学家,李渔在此书的居室部和器玩部中,对园林借景、装修、家具、山石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是继《园冶》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述。他曾在北京弓弦胡同筑半亩园;自营别业,称伊园;晚年又自筑芥子园。他主张沿宋以来叠山以土石为宜,而反对全石山做法,认为用石过多往往违背天然山脉构成的规律而流于做作。用土石,以石代石,即减人工,有省物力,具有天然委曲之妙,混作是土处于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他推崇以质胜文、以少胜多,是宋以来文人园林叠山传统。
4.文震亭,出生于明末书香门第,晚年定居于北京,能诗善画,多才多艺,可推当时文人园林的代表。平生所著《长物志》共12卷,其中于造园有关的花木、室庐、水石、禽鱼四卷。列举42种观赏树木和花卉,详尽描写他们的姿态色彩、习性及载法。体现出植物配置的原则,同时认为水石是园林骨架。“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5.以上著作的内容涉及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叠山理论,建筑、植物配置的理论与技艺,也涉及园林美学的范畴,所以是私家园林专著中的代表,也是文人园林自宋到明末清初的理论总结。此外还有当时很多的著作,无不渗透对园林美学和造林艺术的论述。

第3题:

明末清初的著名造园家总结造园经验,写成《园冶》一书的是()

A、计成

B、张南恒

C、钱谦益

D、张然


参考答案:A

第4题:

试述私家园林、宅园、游憩园、别墅园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宫皇家的宗室、官僚、富商等所私有的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净。
宅园:依附于邸宅作为园住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一般紧邻邸宅的后部呈前宅后园的格局,或位于邸宅的一侧而成跨院。
游憩园:单独建置,不依附于邸宅。
别墅园: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期居住之用。别业,草堂。

第5题:

以颐和园为例,试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造园特色。


正确答案: 一、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二、万寿山前山部分;
三、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
四、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转入前山,顿时豁然开朗。前山中心地段布置排云阁和佛香阁,为全园主体建筑。两侧有若干组院落,临湖傍山一带散置各种游赏用的亭台楼阁,都依山自由布置。
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

第6题:

明末清初的著名造园家()总结造园经验,写成《园冶》一书。

  • A、张南恒
  • B、张然
  • C、钱谦益
  • D、计成

正确答案:D

第7题:

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称“网师园是造园家推崇的小园典范”,为什么?


正确答案:A.园仅半公倾,但是宅院并举,非常完整,东有家堂,西有书院;
B.园林史上属于早期比较成熟的私家文人园林
C.造园艺术上,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点,创造了完美的人居环境。

第8题:

试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及其与西方古代城市的比较。


参考答案:

在中国占优势的是心物合一的一元化思想,古希腊则在与自然的斗局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儒家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 争中发展了朴素唯物论世界观。人序也影响城市及建筑群的严整方正的 尤其是平民百姓的地位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区别。在古希腊罗马,人是作为世界的主宰,与自然对立而存在;在古代中国,人作为世界的产物,与自然一体而存在。
奴隶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鼎盛时代的西周统治者大事推行宗法分封,相应地,周王朝开始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营建城邑的活动。东都洛邑可视为其代表。周王朝统治者为此订立了一套严格的城邑建设制度,即“营国制度”。该套制度由城邑建设体制、礼制营建体制及城邑规划制度组成,以城邑建设体制最为重要。体制不仅规定全国城邑分为三级,即王城、诸侯城和都,同时对各级城邑的建制数量以及分布布局等,也都有严格的约束。礼制营建制度是实施城邑建设体制的特定手段。按照城邑等级,制定各项具体营建措施,例如城之规模,城垣、城门、道路等的等级,都有明确规定。“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是形成王城规划结构的主要制度。这不仅确立了以宫为主体的中心区,而且更奠定了全盘规划结构的基础,充分体现了王权尊严的规划主题思想。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是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古希腊规划师希波丹姆首次在理论上对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加以阐述并在实际中大量应用。到了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是街道、建筑与广场规整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一直到市中心与广场的规划布局都严格按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卫城和庙宇让位给喧嚣的广场,广场周围有商店、议事厅和杂耍场等。希腊前期,城市主体建筑须位于山颠或高处以突出其重要地位,而希腊化时期则可以在平地上以其本身的体量与高度来展现。罗马城市建设的成就集中在中心地区广场群与建筑群,但城市总体布局比较零乱。罗马共和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领土的扩张、财富的集中,城市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建设的项目首先是为军事与运输需要的道路、桥梁、城墙等,其次是奴隶主的剧场、浴室府邸等。城市住宅投机盛行,神庙退居次要地位。帝国时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则转向了为皇帝们营造宣扬帝功、树碑立传的建筑物,如广场、凯旋门、纪功柱、陵墓等。这时候罗马城里建造了大量出租的公寓。封建社会阶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现。北魏洛都规划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期城市规划的典型。洛都规划首先改革了洛阳南北宫制的传统,将宫室集中在一座宫城内。宫城置于城中央,其他各区则环绕宫城罗列。宫为城中心,城为郭中心的层层环套配置,进一步体现宫在全局中的主体性。就整个洛都规划而言,从城郭配置形制,直至具体规划方法,都继承了“营国制度”的传统。北宋中叶以后,由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制度有了变革。到北宋末年,都城东京旧的集中市制和坊制均已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以行业街市为主的遍布全城的商肆,以及按街巷分地段组织城市居民聚居生活的坊巷制。东京的变化,充分表明其时 市经济的发展,旧的城市规划制度已不能适应其要求。罗马帝国晚期,奴隶制度崩溃,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中世纪早期城市是自发形成的,以环状与放射状为多。以后工商业发展,也建造了一些方格网状城市。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广场采取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建筑群组合、纪念物布置与广场、道路、铺面等构图各具特色。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中世纪城市有美好的城市环境景观。它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和自然景色。城市尺度宜人,建筑环境亲切。建筑群具有连续感、丰富感与活泼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堂、领主的城堡与一般的居民住房在材质、尺度、体量、装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差异,而大量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由于乡土传统和技术材料的缓慢演变十分雷同,这样构成了对比鲜明的城市建筑群体。


第9题:

以下属于意大利造园特点的是()。

  • A、柱廊园
  • B、山庄园林
  • C、台地园
  • D、自然风景园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巴金的作品?()

  • A、《激流三部曲》
  • B、《憩园》
  • C、《林家铺子》
  • D、《春蚕》
  • E、《随想录》

正确答案: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