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有()。

题目

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有()。

  • A、大理寺
  • B、刑部
  • C、御史台
  • D、都察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参考答案: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组成。 
1. 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设大理寺卿、少卿为正副长官。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
刑以上案件。 
2. 刑部是中央审判复核机关,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负责复核大理寺及州、县必须上报的徒
刑以上案件。 
3.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 4.唐朝还有“三司推事”和“三司使”两种会审制度。 

第2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的说法错误的是哪项?( )A.秦汉时期,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大官,审理全国案件B.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C.唐宋时期,刑部负责大理寺评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但宋朝后期,刑部职能有所扩大D.唐朝的“三司推事”是指刑部侍郎、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全国或地方的重 大案件


正确答案:D
C项唐宋时期在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宋神宗后,刑部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复核,右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其职能有所扩大,处理有关刑法、教法、奏谳、赦宥、叙复等事,因此C项正确。D项唐代“三司推事”中的“三司”是指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而御史大夫虽是唐御史台正长官,但不属于“三司推事”中的一员,因此D项错误,当选。

第3题:

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有( ).

A.都察院

B.刑部

C.御史台

D.大理寺


正确答案:BCD
唐代沿袭隋制,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称为“三法司”,执行各自司法职能。

第4题:

以下哪些属于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 )

A.御史台
B.大理寺
C.刑部
D.都察院

答案:A,B,C
解析:
唐朝沿袭隋制,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称为“三法司”,执行各自司法职能。D项都察院是明朝的机构。

第5题:

唐朝受理行政诉讼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

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吏部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在唐朝,御史台是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在唐朝,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主持司法行政和复核工作;吏部作为六部之一,主要职责是负责职官的任命,考课、管理等项工作。上述机构都不受理行政案件,因此,A项、B项和D项均应排除。

第6题:

唐朝的中央三大司法机关指的是()、刑部和御史台。

A.户部

B.礼部

C.大理寺

D.中书省


参考答案:C

第7题:

请教唐朝 中央是两衙,地方是?

唐朝实行府兵制,中央是两衙,地方是?


唐初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后来唐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再后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控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兼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唐初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后来唐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再后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控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兼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你好

府兵制中央领导机构是12卫,其基本单位是设置在地方的折冲府,由折冲府都尉和果毅都尉监管。折冲府——团(200人)——旅(100人)——队(50人)——火(10人)、折冲府分为:上(包括六团1200人)中(五团1000人)下(4团800人)
唐初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后来唐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再后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控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兼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第8题:

简述明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及职能。


参考答案:明朝的中央司法机构号为“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1.刑部是中央审判机构,长官为刑部尚书。司法职权上有四点:一是复核直隶及各省徒罪以上
的案件;二是审理京师笞罪以上的案件;三是委官复核直隶斩绞监候案件;四是复核京师斩绞监候案件。 
2.大理寺是明朝复核的机构,长官为大理卿。负责复核刑部及在京各机构的案件。 
3. 都察院是明朝最高监察机构,由传统的御史台发展而来。长官为左、右都御史。负责对文武
百官的监察和弹劾,并有权参与重大案件以及怀疑有冤情案件的审理。 

第9题:

以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朝代有( )。A.秦朝B.汉朝C.曹魏D.西晋


正确答案:ABCD
秦、汉、三国两晋直至北齐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廷尉命名,故备选项都应选,但北齐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后。才结束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历史。

第10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B、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
C、唐宋时期,刑部负责大理寺评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但宋朝后期,刑部职能有所扩大
D、唐朝的“三司推事”是指刑部侍郎、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全国或地方的重大案件

答案:A,B,C
解析:
秦汉时期,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其职责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同时也有权审理各地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故A项正确。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大理寺的建立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故B项也正确。唐宋时期在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宋神宗后,刑部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复核,右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其职能有所扩大,处理有关刑法、狱法、奏谳、赦宥、叙复等事,因此C项正确。D项唐代“三司推事”中的“三司”是指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而御史大夫虽是唐御史台正长官,但不属于“三司推事”中的一员,因此D项错误。故本题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