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由协定关税制度变为国定关税制度始于()年。A、1912B、1927C、1929D、1931

题目

中国由协定关税制度变为国定关税制度始于()年。

  • A、1912
  • B、1927
  • C、1929
  • D、193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由协定关税制度变为国定关税制度始于()年。

A.1912

B.1927

C.1929

D.1931


参考答案:C

第2题:

(2019年)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是( )。

A.协定税率
B.最惠国税率
C.特惠税率
D.普通税率

答案:C
解析:
选项A,对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协定税率征税;选项B,对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条款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口货物,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以及原产于我国的进口货物,按照最惠国税率征税。

第3题:

试述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与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法律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一、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与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法律制度的联系:
1.依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简称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或WTO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确立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框架和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便利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实施、管理和运作,促进协定目标的实现,并为诸边贸易协定提供实施、管理和运用的体制。
(2)在相关协议处理的事项方面,为成员间多边国际贸易关系的谈判提供场所;为成员间国际贸易关系的进一步谈判提供场所,并为谈判结果提供实施框架。
(3)实施争端解决制度。
(4)实施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5)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决策的更大一致性。
2.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英文简称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一个国际协议——1947年签署、1948年1月1日临时适用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是指管理该协议的事实上的国际机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了八轮贸易谈判,在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谈判者决定建立一个正式的多边贸易组织,即世界贸易组织。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严格意义上不具有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替代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从此作为“组织”意义上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已不再存在。但作为规则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仍然存在,经过修订、补充,与其他相关协议一起,以GATT1994的形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一部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方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
4.世界贸易组织是依各成员立法机关批准的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设立的永久性组织,是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具有法律人格,可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处分财产,其官员可以享有各国给予的外交豁免。
5.世界贸易组织是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继承和发展。直到1995年1月1日被世界贸易组织替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了近半个世纪。世界贸易组织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其一,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吸收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过修改,成为了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一部分,也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一部分。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行之有效的原则,如最惠国待遇原则,扩大适用到了新制定的协定中,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其二,世界贸易组织遵循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决策方法和惯例指导。世界贸易组织遵循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形成的协商一致的决策方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作出的决定、程序和惯例,对世界贸易组织也有指导性作用。在争端解决制度方面,世界贸易组织信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解决争端适用的原则。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吸收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经验和精华。
二、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看,二者主要存在下述区别:
1.确立、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法律制度的基础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协定;而适用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依据则是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PPA),该议定书已被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废除。
2.约束力度不同。世界贸易组织在实质意义上不允许成员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作出保留或偏离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各成员的国内立法应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法的规定不应成为不履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理由;而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制度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则明确允许在不违反现有国内立法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二部分(被称为祖父条款或祖父权利),国内法的规定可以成为不履行有关义务的借口。
3.法律框架的结构不同。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统一制度,对所有的成员都有约束力,成员不得有选择地参加协议(极少数成员参加的附件4中的诸边协议除外),各成员承担的义务是相同的;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各协议间是相互独立的、分散的,不同缔约方受不同协议的约束,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参加方,不同参加方间的权利义务有可能是不同的。
4.调整范围不同。世界贸易组织既调整货物贸易.又凋整服务贸易,还调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它所调整的货物贸易还包括了纺织品贸易和农产品贸易。而以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调整货物贸易,但又不包括纺织品贸易,对农产品贸易的调整也缺乏强有力的约束。
5.争端解决制度不同。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是统一的,各成员根据不同协议产生的争端都适用同一争端解决制度;而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争端解决制度,表现出分散性。两个制度下,申请设立专家组、通过和实施争端解决报告的程序,都不相同。


第4题:

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进口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的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是( )。

A.最惠国税率
B.协定税率
C.特惠税率
D.关税配额税率

答案:C
解析:
对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特惠税率征收。

第5题:

(2018年、 2019年)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 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特定的关税税率。该税率为( )。

A.普通税率
B.协定税率
C.特惠税率
D.最惠国税率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 )征收关税。


A.协定税率
B.最惠国税率
C.特惠税率
D.普通税率

答案:C
解析:

第7题:

(2017年)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原产地不明的进口货物适用的关税税率是( )。

A.协定税率
B.最惠国税率
C.特惠税率
D.普通税率

答案:D
解析:

第8题:

试比较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异同。


参考答案: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一部分是《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各项条款,199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来源于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有新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在性质上变化。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协定,因此其效力较低。当国内的法律规定与总协定不同时,缔约方可以通过“祖父条款”保留国内法律的适用。而1994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临时适用协议。当成员方的国内规定与总协定的规定不同时,由于成员方忆签订了协定即应承担协定规定的义务,因此应适用总协定的规定,修改国内的规定,但通常有一个修改的过渡期。
②在称谓上的变化。称为上最大的变化是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全体”,在1994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改称“世界贸易组织”。
③在条款上的变化。与前两条相应地在条款上也做出了一些变化。

第9题:

(2018年)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特定的关税税率。该税率为( )。

A.普通税率
B.协定税率
C.特惠税率
D.最惠国税率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2013年)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关税进口税率的种类主要有( )。

A.最惠国税率
B.协定税率
C.特惠税率
D.普通税率

答案:A,B,C,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