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题目

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一个重要原冈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3分)瓜分中国,变中国为白己的殖民地是外因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其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它们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属不挠的反侵路斗争。(3分)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不畏强暴,敢与敌人直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侵略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2 分〉

第2题: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俄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D

第3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为了制造侵略中国有理的舆论,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欧美一些标榜“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提出“福利国家”是()

  • A、18世纪初
  • B、18世纪末
  • C、19世纪初
  • D、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19世纪末,西方帝国主义者炮制了(),即中国威胁论。

  • A、“种族优劣论”
  • B、“中国扩张论”
  • C、“中国睡狮论”
  • D、“黄祸论”

正确答案:D

第6题:

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欧美教育运动的异同点。


答案:
解析:
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进步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教育革新思潮。二者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地域、背景和发展过程,所以存在许多差异。 相同点: (1)发生时间和原因大致相同。二者都发生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①经济上,欧美经济高速发展,促使整个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②科学上,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论的基础,人们开展各种教育研究与实验,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③教育上,由于欧美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开始关注教育质量,抨击传统教育的弊端。卢梭等思想家的自由教育、自然教育等思想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呼唤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的新式教育。此外,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是社会进步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开办新式学校,运用新式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实验。比如欧洲新教育运动中,雷迪创办的阿博茨霍姆学校成为新式学校的重要典范,还有德莫林的罗歇斯学校——“运动学校”,利茨的乡村教育之家等。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中,约翰逊创办了有机教育学校。新教育运动中产生了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以及新式的教学法,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有更多的新式教学法如帕克的昆西教学法、沃特的葛雷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等。 (3)成立协会,创办杂志来宣传。新教育运动中先后成立了“国际新教育局…‘新教育联谊会”,创办的杂志有《新时期的教育》;进步教育运动中,成立了“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杂志有《进步教育》,并且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中心。 (4)两个思潮的目的都是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新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等。 (5)两者都有理论指导。比如新教育运动以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和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为指导;进步教育运动的思想来源于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人,并以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导。 不同点: (1)在运动场所方面,新教育运动始于欧洲,主要在有着优美环境的乡村私立学校中展开新式的教学实验;而进步教育运动产生于美国,在城市公立学校中进行。 (2)作为教育改革运动,新教育运动相较于进步教育运动更温和、理性;进步教育运动则激进、彻底和批判性更强。 (3)在改革侧重点上,新教育运动重视学校管理和自治,进步教育运动重视儿童需要、自由活动和个体经验,更关心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重视做中学与教育民主化。 (4)在学校持续时间上,新教育运动的新学校持续时间更长,进步教育运动的实验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后就陆续关闭了。 (5)在理论基础上,虽然两种运动都有理论指导,但是它们各自所依据的理论是不同的,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多样化,主要以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和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进行指导,进步教育运动则是主要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为理论基础。 (6)在影响力方面,新教育运动的影响力主要在欧洲,进步教育不但对美国,甚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7题:

文化冷战模式中,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加以污蔑,中国文化形象被妖魔化,表现为()。

  • A、“黄祸论”
  • B、“中国威胁论”
  • C、“中国崩溃论”
  • D、“中国崛起论”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19世纪末期以来,在投资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时期,出现了所谓的“脱媒”现象。()


答案:错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业在分业经营下发展,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萎缩,出现了所谓的“脱媒”现象。

第9题:

正确认识中国威胁论?


正确答案: 中国日益强盛,毋庸置疑地会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和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美日的一些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别有用心的提出中国威胁论。他们认为迅速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是肇事者,英国的崛起,走向世界攫取殖民地,法国崛起,拿破仑的铁蹄踏遍了整个欧洲,俄罗斯的崛起,为开疆拓土,夺取海口而东征西讨,美国的崛起,先是北美大陆的扩张,而后到太平洋,把美国的军队派到世界的各地,德国的崛起,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肇事者,日本崛起,发动了数起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了伤害。他们用同样的逻辑来做出判断,今日中国的崛起必然会给世界带来危害,并鼓吹,使一些对中国崛起存有的疑惧加深,一些大国关注和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和要求分享其既得的权益。尤其是自认为世界主导者的美国和企图夺得亚太地区主导权的日本,担心中国会成为他们的挑战者。因此他们制定和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来阻止中国的发展,并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

第10题: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 B、日本
  • C、俄国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