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南戏?

题目

什么是南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南戏?


参考答案:

即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


第2题:

南戏体制上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不像北曲的入派平上去三声,用韵上也较为宽松。
(2)初期南戏的曲调配合,虽有一定的惯例,但还没有形成严密的宫调组织,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作较为自由的选择。
(3)南曲轻柔婉转的音乐风格,适合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
(4)器乐伴奏,北杂剧以弦乐为主,南戏则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
(5)南戏在场上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
(6)在结构方面,它以“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一本戏往往长达几十出,演出时间则需要一天甚至多日。

第3题:

梨园戏是以泉州话为表演语言的闽南地方戏,被称为(),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A、“宋元南戏活化石”

B、“古南戏遗响”

C、“古南戏活化石”

D、“泉腔

E、“下南腔”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简述与北曲杂剧相比,南戏在体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在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白,这是从诸宫调里由女演员或男演员一人独唱的形式转化而来的。
2)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在元灭南宋统一全国的南北文化交流中,南戏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步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第5题:

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是什么?()

  • A、唐代的参军戏
  • B、宋杂剧
  • C、南宋的南戏
  • D、元杂剧

正确答案:B

第6题:

南戏音乐是什么?


参考答案: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因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的浙江温州,初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第7题:

()是宋元南戏的遗存剧种,被称为“古南戏的活化石”

  • A、莆仙戏
  • B、高甲戏
  • C、歌仔戏
  • D、梨园戏

正确答案:D

第8题:

南戏与传奇创作分期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南戏与传奇的创作以嘉靖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明初至嘉靖年间为南戏向传奇的转化期;隆庆至明亡为传奇创作的繁盛期。分期的依据主要有:
(1)从哲学思想来看,对文学创作(包括戏曲创作)有重要影响的阳明心学在隆庆年间初步得到朝廷承认后,影响更为巨大;
(2)就戏曲创作自身而言,传奇形式体制由此完备,传奇作者开始活跃;
(3)在演出方面,作为明代戏曲演出重要一环的家班,也在万历至明末时期特别兴盛。


第9题:

被明代曲论家称之为传奇中的“神品”、南戏里的“绝唱”的南戏作品是()。


正确答案:《琵琶记》

第10题:

什么叫南戏?南戏在艺术形式上与元杂剧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方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形式。
南戏与元杂剧有明显的不同: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或加楔子。南戏不称折而称出,每剧出数较多,没有一定限制,比元杂剧规模要大,也灵活些。
元杂剧每本由一个角色主唱,故有“旦本”“末本”之分。南戏则上场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可独唱、对唱,也可轮唱、合唱等。
元杂剧每折只限用一个宫调的曲牌,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不机械地用一个宫调的曲牌,也不通押一韵。甚至还可以采用北曲曲牌,出现了南北合套的现象。
元杂剧有题目正名,南戏没有,但有副末开场,即在正戏开始之前,由非剧中角色的副末登场,介绍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叙述剧情梗概。
元杂剧音乐上用北曲,南戏则主要用南曲(偶尔夹有北曲)。南北曲情调不同,“大抵北主雄丽,南主清峭柔远”(王世贞《艺苑卮言》)。“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宛转为主,各有不同”(魏良辅《曲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