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题目

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 A、锦衣卫
  • B、台湾府
  • C、理藩院
  • D、驻藏大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A.锦衣卫

B.台湾府

C.理藩院

D.驻藏大臣


参考答案:D

第2题: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 ( ) 》,规定设立初等小学堂。


答案: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解析:

第3题:

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他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立。

A、总税务司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通商大臣

D、总理大臣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为了应对国内外危机,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0年清政府设立了“资政院”。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清政府已决心进行彻底革新
  • B、清政府逆人民意愿而强化专制
  • C、近代政治民主化已影响中国
  • D、清政府决心实行君主立宪

正确答案:C

第5题:

1862年,清政府创办了第一个新学堂—(),1866年设立了天文算学馆。1876年公布了“()”,形成了统一的课程设置与章程。


正确答案: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计划

第6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清政府设置了一些近代经济管理部门,首先设置的是()。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南北洋通商的大臣

C.邮传部

D.商部

E.度支部


参考答案:A, B

第7题:

理藩院是清政府针对汉人的治理而设置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A、南洋大臣

B、北洋大臣

C、通商大臣

D、总理大臣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标志着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

第9题: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迫于无奈,制定了《()》,限制君权。


正确答案:十九信条

第10题:

近代票号的最大主顾清政府及各级官员,因此随着清政府的倒台票号也走向了衰落。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