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初凝时间,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初凝时间,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或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答(1)水泥的矿物成分及水泥细度;(2)水泥混合材和水泥外加剂;(3)拌合用水量;(4)养护条件和时间.

第2题:

下列关于水泥凝结时间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凝土施工对水泥凝结时间没有要求
B.工程上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越短越好
C.工程上要求水泥应有较长的初凝时间
D.水泥的凝结时间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的正常进行

答案:A,B
解析:
水泥凝结时间的长短对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有着重要意义。初凝时间太短,不利于整个混凝土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但终凝时间过长,又不利于混凝土结构的形成、模具的周转,以及会影响到养护周期时间的长短等。因此,水泥凝结时间要求初凝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第3题:

关于水泥凝结时间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

B.终凝时间从水泥初凝结束起,至水泥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C.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迟于45min,终凝时问不得早于6.5h

D.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正确答案:D

第4题:

关于常用水泥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泥的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B.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也不宜过长
C.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
D.体积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裂缝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29
结构用材料中水泥,对于水泥主要研究常用六类水泥及水泥的技术要求和特性应用。其中水泥属于水硬性材料,石膏和石灰属于气硬性材料。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终凝时问不得长于10h。

第5题:

关于水泥凝结时间,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B、终凝时间自达到初凝时间起计算
C、超过初凝时间,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
D、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80min
E、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答案:B,C,D,E
解析: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参见教材P122。

第6题:

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的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答案:对
解析:
水泥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的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第7题:

下列关于水泥凝结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B.水泥的凝结时间不会受水泥细度的影响
C.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能太短
D.水泥的终凝时间不能太长

答案:A,C,D
解析:
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和细度会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因此会影响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工程上要求初凝时间不能太短,终凝时间不能太长。B选项应为:水泥的凝结时间会受水泥细度的影响。

第8题:

为什么要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参考答案:水泥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初凝时间为从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则为从水泥加水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对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水泥的初凝不宜过早,以便在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混凝土和砂浆的搅拌、运输与砌筑等操作;水泥的终凝不宜过迟,以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尽快硬化,达到一定强度,便于及早承载和下一步施工工艺的进行。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

第9题:

下列关于水泥凝结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有( )。

A: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B:终凝时间自达到初凝时间起计算
C:超过初凝时间,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
D: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80min
E: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答案:B,C,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22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时间;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

第10题:

从水泥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称为()。

  • A、凝结时间
  • B、初凝时间
  • C、终凝时间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