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

题目

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

  • A、雷达图
  • B、茎叶图
  • C、散点图
  • D、环形图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有 3种情况,即:( )相关、( )相关和相关关系。


参考答案:完全、零

第2题:

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

A. 雷达图

B. 茎叶图

C. 散点图

D. 环形图


参考答案B

第3题:

以下关于统计变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方差衡量的是变量的观测值如何围绕其平均值分布

B.协方差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C.相关系数可以用来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序

D.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两个证券之间没有相关性

E.协方差越大,两个证券之间的相关性越大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关于相关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 00到+1.00之间,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B.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
C.当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1时,说明一个变量决定另一变量的大小
D.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值是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

答案:A
解析:
相关系数的取值在-1.00到+1.00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在不考虑样本量的大小、变量之间是否是线性关系等因素的情况下,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当相关系数是正值时,表示的是正相关,是负值时,表示的是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仅能表示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不能表明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而不是相关系数本身可篇释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

第5题:

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叫做因果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在教育研究中,变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是常量之间的关系。一项研究通常至少涉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关于相关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A.相关系数的取值在一1.00到+1.00之间,常用小数形式表示

B.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

C.当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1时,说明一个变量决定另一变量的大小

D.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值是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在一1.00到+1.00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在不考虑样本量的大小、变量之间是否是线性关系等因素的情况下,仅从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来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密切。当相关系数是正值时,表示的是正相关,是负值时,表示的是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仅能表示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不能表明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相关系数的平方而不是相关系数本身可解释两个变量共变的比例。因此本题选A。

第8题: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

A、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B、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

C、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E、以上都可以


答案:B

第9题:

根据2010—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的相关系数r=-0.975。关于这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B.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C.两个变量之间完全相关
D.两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
E.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D,E
解析:
【知识点】相关系数。若-1≤r<0,表明变量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r的绝对值大于0.8,属于高度相关。所以选项DE正确。

第10题:

你可以使用()来看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正确答案:散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