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手表厂在某段时间内生产100万个某种零件,用纯随机抽样方式不重

题目

某手表厂在某段时间内生产100万个某种零件,用纯随机抽样方式不重复抽取1000个零件进行检验,测得废品为20件。如以99.73%概率保证,试对该厂这种零件的废品率作定值估计和区间估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30元,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出售,可卖出(100-x)件,应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解:设所获利润为w元,则有:

W=(x-30)(100-x)

  =-x²+130x-3000

  =-(x-65)²+1225

∴当x=65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225元。


第2题:

某企业接到一个零件加工订单,要求生产周期越短越好。忽略其他因素,只考虑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该企业应采用( )。

A.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答案:A
解析:
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典型形式: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其中,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地进行加工。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

第3题:

某工厂为检查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每隔3小时,抽取4分钟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查。该抽样方式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整群随机抽样

D.多阶抽样


正确答案:C
解析: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组,其中每个组称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然后对抽到的群内的每个单位都进行调查,而对未抽中的群不做调查。题中,每4分钟生产的全部产品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然后对抽到的群内的全部产品进行调查,故该抽样方式属于整群随机抽样。

第4题:

在自动生产线上,要测某加工零件的外径,用()传感器。


正确答案:电感式

第5题:

由于生产所需零件缺货,生产线曾被迫停产。在确认零件不足的原因时,以下审计程序中最有效的是:( )

A.确认是否存在充足的接触控制来限制错误数据被输入生产数据库
B.使用通用审计软件生成一份造成每次停产的短缺零件的完整清单,并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
C.从计算机数据库中对存货零件进行随机抽样,并与零件的实有数进行比较
D.对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信息进行随机抽样,并追踪至输入保存在局域网(LAN)中的生产数据库中

答案:B
解析:
A不正确,接触控制与此问题无关系,经批准但不正确的数据也可能导致该问题。B正确。这一程序可以找出导致该问题的原因。C不正确,这一程序可以提供有用信息,但不如选项B那样全面;而且,选项B在产生问题原因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D不正确,这只能测试出数据出错的一种根源(即输入生产的数据),其他潜在错误的根源却被忽视了。

第6题:

某电子元件厂在2009年9月份大量生产某种型号的电子元件,现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如表5-3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和数值分别为( )。


正确答案:BD
解析:这是根据分组资料计算样本标准差,所以

第7题:

某企业接到一个零件加工订单,要求生产周期越短越好。忽略其他因素,只考虑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该企业应采用()。

A:平行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交叉移动方式

答案:A
解析: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动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平行进行加工。其较突出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平行作业的可能,使生产周期达到最短。问题是一些工序在加工时,出现时干时停的现象,对设备运转不利,同时运输次数多,组织生产比较麻烦。

第8题:

抽样方法按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

A.大样本和小样本

B.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C.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D.纯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参考答案:B

第9题:

在自动生产线上,要测某加工零件的平行度,用()传感器。


正确答案:电感式

第10题:

某工厂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2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 A、纯随机抽样
  • B、整群抽样
  • C、两阶段抽样
  • D、分层抽样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