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题目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应用范围广;
②能耗低;
③负荷高;
④剩余污泥量少且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⑤氮磷需要量少;
⑥厌氧过程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⑦厌氧物质可以长期保存。

第2题: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优缺点(与好氧生物处理法比较)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优点:
①厌氧生物法适合处理高浓度和难降解有机废水;
②厌氧生物法不用充氧,能耗低;
③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一般1kgCOD只产生0.02~0.1kg污泥量,且污泥的浓缩性和脱水性好;
④能产生沼气作为能源使用,使废物资源化。
(2)缺点:
①厌氧微生物生长缓慢,启动和处理时间长;
②出水污染物浓度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处理;
③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好氧法严格,因而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

第3题:

与好氧生物处理法比较,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优点是下述哪几项?( )

A.厌氧处理法可产生生物能
B.厌氧处理法初次启动过程快
C.厌氧处理法有利于污泥减量
D.厌氧处理法出水水质好

答案:A,C
解析:

第4题:

厌氧生物处理对象是什么?可达到什么目的?


正确答案:厌氧生物处理对象主要为:
(1)有机污泥;
(2)高浓度有机废水;
(3)生物质。
通过厌氧处理后:
(1)可达到杀菌灭卵、防蝇除臭的作用
(2)可去除污泥、废水中大量有机物,防止对水体的污染。
(3)在厌氧发酵的同时可获得可观的生物能-沼气
(4)通过厌氧发酵,固体量可减少约1/2,并可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但它的不足是:
(1)耐冲击负荷差
(2)供氧与需氧不平衡。

第5题:

厌氧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不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
酸化(或发酵)阶段:小分子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氨等。
产氢产乙酸阶段:发酵阶段的产物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产甲烷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第6题:

废水厌氧生化处理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称为厌氧消化,它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以分子态氧作为受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等为受氢体。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依靠四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同型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因而可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第7题:

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1)温度,根据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分为三类:低温消化(5~15℃)、中温消化(30~35℃)和高温消化(50~55℃)。
(2)酸碱度,一般来说,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的范围内,消化系统中应保持碱度2000~3000mg/L(以CaCO3计)。
(3)负荷
(4)碳氮比,碳氮比为(10~20):1时,消化效果较好,碳(COD):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
(5)有毒物质

第8题:

厌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废水的厌氧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厌氧消化。

第9题:

简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较简单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处理过程,在工程上称为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包括
1.水解阶段
2.产氢产乙酸阶段
3.产甲烷阶段。
影响厌氧处理的因素:
1.温度
2.PH
3.氧化还原电位
4.营养
5.有机负荷
6.有毒物质

第10题:

试述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怎样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


正确答案: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及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使污泥得到稳定。
要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就应严格控制温度,并且需要保持较长的污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