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主张.

题目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主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形成于德国的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基本主张有:(1)对心理现象的解释强调整体组织,认为人的知觉具有某种组织性,能够把所感知的对象在知觉中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知觉的各个部分之间构成一个结构框架,这就是一个格式塔.格式塔作为一个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在其内容上总是大于部分之和.(2)提出了著名的"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同形关系.例如,如果一个人感知到灰色背景上的白色圆形,这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内也存在着一个圆型的有限区域,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是完全彼此等同的.
格式塔心理学是这派心理学在美学和文艺研究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创造性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艺术作品的构成而言,一件艺术作品就是一个格式塔.
(2)力的结构决定了艺术品的表现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观


参考答案:在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代表看来,学习是发展新顿悟或是改变旧顿悟过程,是学习者对环境中的模式或关系从模糊的感觉和认识,因此学习是有目的的、探究的、富于想象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要使学生学会社会和教育者期望他们学会的东西,就要让受教育者去观察、感受、发现。既然顿悟是学生自己获得的,那么课程和教材必须有利于学生顿悟的产生,比如突出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呈献给学生各种信息资料以帮助他们产生顿悟,设置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困惑,从而追求答案以达到顿悟。所以这样的主张,也可以在许多教育流派中找到。

第2题:

格式塔学派是一个具有影响的心理学学派,它主张( )。

A.以研究知觉与意识为主

B.知觉是有组织的

C.研究对环境的适应

D.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简述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或简述供给主义学派的理论与主张。


参考答案:

供给主义学派是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于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它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不同。供给主义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赞同萨伊学说,认为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直接导致了滞胀的恶果。对于经济增长,供给主义学派认为产量增长取决于要素投入和生产率提高。因此,主张否定凯恩斯以需求刺激经济的主张,恢复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
供给主义学派特别重视供给方面,提出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降低税率不是笼统地降低,而是降低边际税率。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降低边际税率可以刺激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人们的税后可支配收入随工资的上升而快速上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莫利斯证明了最高边际税率应该为零;二是降低边际税率可刺激投资的积极性。通过刺激投资,增加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三是边际税率与税收收入多少不一定同向变动。有时高的边际税率会减少税收收入。


第4题: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案:
解析:
答案略

第5题:

强调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这是( )心理学派的主张。
(A)机能主义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 (D)行为主义


答案:C
解析:
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的是【格式塔】心理学。

第6题:

下列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A拓扑心理学派

B.皮亚杰学派

C.格式塔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参考答案:D

第7题:

强调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这是( )心理学派的主张。单选

A. 机能主义
B. 构造主义
C. 格式塔
D. 行为主义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史
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的是【格式塔】心理学。

第8题:

简述格式塔学派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格式塔学派的主要观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情感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第9题:

“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 )”,它代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和宗旨。


答案:整体,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第10题:

主张学习的完形一顿悟说的心理学学派是(  )

A.格式塔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联想主义心理学

答案:A
解析:
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通过认知重组建立学习情境的完形(即认知结构)的过程。他们认为,有机体在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原来的完形就会出现缺口,需要通过内部组织作用来弥补缺口,形成新的完形,这个过程就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