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引入系统原型开发方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题目

为什么引入系统原型开发方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经典型的开发方法,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开发过程规范,思路清楚,适合于开发大型、复杂的系统。采用这种开发模式,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在调查中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可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开发的工作量很大,开发周期较长。
(2)采用原型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有效地增进了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的沟通,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用户处于主导地位。可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可以帮助系统分析人员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某些需求在用户缺乏系统使用经验时,用户本身也无法预先知道。在原型运行过程中,用户可以发现这些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告之开发人员。对于开放性而无固定需求范围的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更适合用原型化方法进行开发。原型化方法以用户为中心开发系统,,加强了用户的参与和决策,能够快速地构造系统的原型。但是易导致人们认为最终系统过快产生,在开发工具上要求较高,对于中小型的信息系统开发效果较好,对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在原型的制作上有相当的困难。
(3)面向对象法是从系统的构成入手,希望将系统的最基本结构搞清楚,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系统组成的基本实体——对象。对象是构成所要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如果将这些对象描述清楚了,就可以以比较大的自由度来构建信息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就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对象来应对环境的变化。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缩短开发、维护和测试的时间,降低费用,在开发过程中加强对用户的支持并提高灵活性。面向对象法的局限性在于对计算机工具要求高;在没有进行全面的系统性调查分析之前,把握系统的结构有困难,因此,目前该方法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

第2题:

原型法开发过程三阶段是什么?谈一下它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步骤包括:
(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2)、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3)、使用原型系统确认用户需求。
优缺点
(1)、优点:开发时间短、成本低、体现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原则。
(2)、缺点:平凡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度难以管理和控制、技术上要求比较高、应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第3题:

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和原型化方法对软件需求分析的要求不同。同时,原型化方法提出了一套改进传统方法的理论,试分析:

1.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的缺陷是什么?

2.原型化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3.原型化开发模型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传统软件生存期的典型代表是“瀑布”模型。这种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传统思想强调每一阶段的严格性尤其是开发初期要有良好的软件规格说明主要是源于过去软件开发的经验教训。但是在开发的后期或者运行维护期间来修改不完善的规格说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软件项目在开发的早期用户往往对系统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对系统的全面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对于要解决的问题认识更是模糊不清。即使经过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也许能得到一份较好的规格说明但却很难期望该规格说明能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描述得完整、准确、一致并与实际环境相符。随着开发工作的向前推进用户可能产生新的要求环境变化系统改变以及用户开发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改变需求来解脱困境。因此规格说明难以完善需求的变更以及通信中的模糊和误解。即使在生存期管理中加强评审、确认和全面测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渐形成了软件系统的快速原型的概念。根据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原型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废弃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针对这个模型系统反复进行分析修改形成比较好的设计思想据此设计出更加完善、准确、一致和可靠的最终系统系统构造出来后原来的模型系统就被丢掉。 (2) 追加型或演变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作为最终系统的核心然后通过不断的扩充修改逐步追加新要求发展成最终系统。 3.使用原型化方法的优点如下: (1) 增进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对系统服务需求的理解使比较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主要是功能)明确化。可以防止由于不能满足用户要求而造成的返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缩短开发周期。 (2) 软件原型化方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学习手段。通过原型演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早期的开发过程获得计算机和被开发系统的专门知识。 (3) 使用原型化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系统的性能确认各项主要系统服务的可应用性确认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确认系统作为产品的结果。因为它可以作为理解和确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工具。 (4) 软件原型的最终版本有的可以原封不动地成为产品有的略加修改就可以成为最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有利于建成最终系统。
1.传统软件生存期的典型代表是“瀑布”模型。这种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传统思想强调每一阶段的严格性,尤其是开发初期要有良好的软件规格说明,主要是源于过去软件开发的经验教训。但是在开发的后期或者运行维护期间来修改不完善的规格说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软件项目,在开发的早期用户往往对系统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很难完全准确地表达对系统的全面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对于要解决的问题认识更是模糊不清。即使经过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也许能得到一份较好的规格说明,但却很难期望该规格说明能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描述得完整、准确、一致,并与实际环境相符。随着开发工作的向前推进,用户可能产生新的要求,环境变化,系统改变,以及用户开发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困难,需要改变需求来解脱困境。因此,规格说明难以完善需求的变更,以及通信中的模糊和误解。即使在生存期管理中加强评审、确认和全面测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渐形成了软件系统的快速原型的概念。根据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原型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废弃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而且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针对这个模型系统反复进行分析修改,形成比较好的设计思想,据此设计出更加完善、准确、一致和可靠的最终系统,系统构造出来后,原来的模型系统就被丢掉。 (2) 追加型或演变型。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型系统,作为最终系统的核心,然后通过不断的扩充修改,逐步追加新要求,发展成最终系统。 3.使用原型化方法的优点如下: (1) 增进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对系统服务需求的理解,使比较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主要是功能)明确化。可以防止由于不能满足用户要求而造成的返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缩短开发周期。 (2) 软件原型化方法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学习手段。通过原型演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早期的开发过程,获得计算机和被开发系统的专门知识。 (3) 使用原型化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系统的性能,确认各项主要系统服务的可应用性,确认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确认系统作为产品的结果。因为它可以作为理解和确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工具。 (4) 软件原型的最终版本,有的可以原封不动地成为产品,有的略加修改就可以成为最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有利于建成最终系统。

第4题:

什么是原型法?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的方法。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开发效率高;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但原型法也有以下缺点: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

第5题:

用原型法开发一个系统,下列属于原型法开发方法优点的是()。

  • A、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 B、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 C、将模拟手段引入系统分析
  • D、适合大规模系统开发

正确答案:B,C

第6题:

原型法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型法是一种先建立待制系统模型,在与用户分析修改模型,最终使用户满意的系统开发方法。其产生的背景是由于在实际系统中,用户信息需求和系统环境的多变性动摇了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基本前提,成为结构化系统开发的重大障碍,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变通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进行总结然后构造一个合适的原型并运行,此后,通过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原型的运行情况的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不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至到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为止。

第7题:

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指的是什么?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原型是该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反映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原型法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和物力,尽快建立一个原始模型,使用户及时运行和看到模型的概貌和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循环迭代,直到形成一个用户满意的模型为止。

第8题:

利用原型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大致要经过______、开发初始原型(或工作原型)、分析、评价原型系统、修正和改进原型4个步骤。


正确答案: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确定用户基本需求 解析:利用原型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大致要经过确定用户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或工作原型)、分析、评价原型系统、修正和改进原型4个步骤。

第9题:

为什么要引入局部总线?它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早期的扩充总线(ISA总线)工作频率低,不能满足象图形、视频、网络接口等高数据传输率I/O设备的要求。在处理器的系统总线与传统扩充总线之间插入一个总线层次,它的频率高于传统扩充总线,专门连接高速I/O设备,满足它们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这一层次的总线就是局部总线。局部总线与系统总线经桥接器相连,局部总线与传统扩充总线也经桥接器相连,三个层次的总线相互隔开,各自工作在不同的频宽上,适应不同模块的需要。

第10题:

比较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和原型法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①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缺点:表现在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很难理解用户实现的、潜在的和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化的需求,这确是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结构化生命周期还面临着开发过程复杂,开发周期长、所用工具落后等问题。
②原型法的优缺点:据不完全统计用原型法开发一个实际系统的效率要比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高出10倍以上,特别是对半结构化原信息处理流程,即信息处理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用户很难直接用规范化语言表达问题,原型法有着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