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题目

纵断面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纵断面设计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线性平顺,保证行车安全,迅速;
2)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以及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3)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相接近,减少工程量;
4)保证道路两侧街坊和路面雨水的排除;
5)道路设计线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埋设提供有利条件;
6)综合平面设计线性,妥善分析确定各竖向控制点的设计标高。

第2题: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时,平、纵断面组合时应注意避免的情况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凸形竖曲线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设置反向曲线的拐点;
(2)在一个平曲线内避免存在竖曲线反复凹凸情况;
(3)应避免在长的直线段插入小半径的竖曲线;
(4)应避免使用短的平曲线、竖曲线和直线,特别在同一方向转弯的曲线之间应避免加人短的直线。

第3题:

教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答:(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
(5)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量以及评价。

第4题:

简述纵断面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拉坡前的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位置,试坡,调整,核对,定坡。

第5题:

物流系统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2)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3)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灵活性或柔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劳动强度、易操作性、服务水平、环境保护、敏感性;
(4)确定各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5)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
(6)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7)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
(8)调整变量以求最佳结果;
(9)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

第6题:

高速公路纵断面图的设计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据中桩及水准记录,绘出纵断面的地面线;
2了解该路设计要求,熟悉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如交叉口、桥涵、居民区等情况);
3根据中线测设资料,绘出全线的交角点、平曲线及其要素(偏角、半径等);
4确定控制点,初试拉破;
5调整坡度线;
6根据横断面进行核对;
7确定纵坡度;
8确定和计算竖曲线。

第7题:

简述采用梯度投影法设计初始纵断面方案的步骤。


正确答案: ⑴程序根据地形情况自动形成链式坡段;
⑵用梯度投影仪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链式坡段;
⑶整饰(按规范要求选择)变坡点位置;
⑷重复优化和整饰,直至满足要求。

第8题: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正确答案: 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是:
(1)做好准备工作;
①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
②绘出平面直线与平曲线资料,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
③将桥梁、涵洞、地质土质等与纵断面设计有关的资料在纵断面图纸上标明;
④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2)标注控制点;
(3)试定纵坡;
(4)调整纵坡;对照技术标准,检查纵坡是否合理,不符合要求时则应调整纵坡线。
(5)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戴帽”检查。
(6)定坡;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
(7)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8)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及竖曲线半径,即可计算出各桩号的设计标高。

第9题:

线路纵断面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线路纵断面设计根据线路平面、敷设方式、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市政管线、道路净空、通航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计。
1)地下线应设计成高站位、低区间的节能型纵断面。
2)高架线的坡度力求平缓,以使线型美观、流畅,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不良影响。
3)线路最大坡度不大于30‰,地下线最小纵坡不小于3‰,以利排水。困难地段在确保排水的情况下,可采用小于3‰的坡度,高架线可为平坡。
4)地下车站坡度采用2‰,困难条件下可为3‰,高架车站坡度为平坡,困难时不大于3‰。
5)地下线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区间隧道结构覆土不小于1个D(隧道外径),车站结构覆土不小于2.5m。6)高架线跨越道路时,其净空按下列标准采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为5.5m,其它道路4.5~5.0m。
7)高架线跨越河流时,应满足河流航道等级的通航要求。
8)本线与其它轨道交通线相交时,应考虑为了换乘方便而影响纵断面的因素。

第10题: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②、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③、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因素综合考虑处理,保证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
④、道路纵坡设计应考虑路基工程的填、挖方平衡,减少借方和废方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省道路用地;
⑤、对于连接路段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冲突,否则会影响行车的平顺性和视距;
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城市道路应充分考虑管线综合、沿街建筑地坪标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