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公司黄经理的困惑 国内K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公司有正式

题目

K公司黄经理的困惑 国内K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公司有正式职员8人,都以参股形式作为公司的记名股东。公司注册资金30万美元,美籍华人陈先生出资额最大为法卜代表,国内黄先生出资额第二担任经理。K公司成立伊始,其业务主要是代理美国S公司的分析仪器,就是负责S公司的产品在中国推广并提供零配件及售后服务。S公司在美国同行中只是一个很小的仪器生产厂家,"但它毕竟是正牌的美国产品,这一点对开拓中国市场很重要。"黄先生在构思K公司的未来时经常这么想。K公司的人员以工科毕业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为主,年龄大多数在30岁左右。凭着这批年富力强的创业者及他们所拥有的技术专业背景优势,K公司代理的S公司分析仪器在国内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用户。到1994年底,K公司就已向国内的制药厂、化工厂及大学实验验室销出了几十套分析仪器,公司的营业额突破了600万元。 K公司在中国市场代理S公司分析仪器的成功,危及了某些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著名大公司的利益,从而引起了这些大公司的警觉,并开始考虑采取相应措施。K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威胁。"与他们展开正面竞争,由于实力不够,显然不可行。所以,只有在缝隙中求生存的同时,拓宽产品线,为公司创造新的生机。但愿能找到这种机会,,"黄先生巳经意识到机遇对于K公司的成功来说将是非常关键的。 机会终于来了,K公司的合伙者们决定选择蔬菜水果保鲜技术。他们作出这种选择的依据是,搞绿色食品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那么能够为绿色食品中的新鲜、高档蔬菜水果提供保鲜的技术设备,也就一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在发展价值。 正是基于上述决定,所以当某美国商人为推广其设备来华,谈到用ZN型保鲜机作为保鲜设备建造保鲜库时,K公司的合作者们马上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借助保鲜技术以便常年供应某些高档食品与果蔬;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保鲜设备,经过对其技术的消化吸收,可以开发公司自己的高技术产品,从而实现真正的起飞,因此,各项运作很快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1995年下半年,当K公司的设备安装完毕后,就白己投资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先后从某水果基地购进了3万多公斤高档优质水果,进行保鲜储存试验。这种水果成功的储存了5个月,1996年春节前后以每公斤近20元的价格在G市陆续上市,但市场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老百姓不愿花这么高的价钱买这种看似土豆的水 果,而高档宾馆、饭店的用量非常有限且都有自己的供应渠道。幸亏后来开拓了G市邻近地区的巨大市场,这才给K公司带来了生机,最后公司保鲜储存后的绝大部分高档水果,都以每公斤10多元的价格卖给了这些邻近地区的批发商。 结果,除去合理的损耗及人工、设备折旧等费用,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尽管高档水果的销售未给K公司带来显著的利益,但是出乎预料的是保存这些水果所使用的ZN型保鲜机,却为K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黄先生不无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它会有那么广的应用领域,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K公司引进的用于保存水果的ZN型保鲜机,与国内现有的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公司利用的自身技术力量,经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性能更为优越的XM型保鲜机。 1996年下半年,K公司与有关客户签订了第一套XM型保鲜机生产供货合同。借助于公司保鲜试验的现身说法,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广,使得客户对公司设备的先进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整个市场对食品与水果蔬菜保鲜行业发展前景一致看好,K公司生产的保鲜设备很快就开始在国内市场打开销路,公司的业绩直线上升,完全超出了K公司合伙者们的原先估计。 K公司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国内同行企业的注意,也引起了美、英、法等国同行大公司的关注。一些全球知名的国外生产厂家,陆续开始在国内投资办厂,设立办事机构,试图瓜分中国保鲜设备应用市场。由于生产保鲜设备方面已占了先机,所以,面对这一似乎一触即发的竞争大战,K公司的合伙者们似乎并不十分在意, 他们采取了多角化的做法,与其他公司合作将部分利润投向了其他新项目的开发,只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此后,随着公司进一步壮大,相互之间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不信任情绪开始滋生蔓延,合伙者们的创业激情逐渐消退。1997年上半年,当初的合伙者因为种种原因纷纷离开了K公司,他们所持的股份绝大部分都转给了黄先生,黄先生也因此而成为了K公司的法人。这些从K公司分离出去的人员,陆续成立了一些小公司,采用从K公司学到的技术及销售手段,从事代理外国公司的保鲜设备产品,也获得了不少供货合同,这对K公司的经营产生了不少的压力。 由于市场竞争,目前K公司所拥有的保鲜设备市场份额,已从最高时的90%强降到了60%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从K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来看,员工数量也已从最多时的100余人降到了目前的60余人,公司的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之间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要求黄先生亲自出面协调,致使黄先生很难像创业时那样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公司的重要工作上去。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以下问题:K公司在决定进入保鲜设备生产领域时,主要出于以下何种考虑?()

  • A、在代理S公司分析仪器上取得了成功,从而有实力开展多角化经营。
  • B、通过引进设备、消化吸收,有可能自行生产并开拓保鲜设备生产领域。
  • C、由于实力不足,决定回避在分析仪器领域与强大竞争者的正面冲突。
  • D、绿色食品符合经济发展大趋势,使得保鲜设备生产领域发展市场前景良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三)

邓某系K制药公司技术主管。2008年2月,邓某私自接受Y制药公司聘请担任其技术顾问。5月,K公司得知后质问邓某。邓某表示自愿退出K公司,并承诺5年内不以任何直接或间接方式在任何一家制药公司任职或提供服务,否则将向K公司支付50万元违约金。2009年,K公司发现邓某已担任Y公司的副总经理,并持有Y公司20%股份,而且Y公司新产品已采用K公司研发的配方。K公司以Y公司和邓某为被告提起侵犯商业秘密的诉讼。请回答第95—96题。

关于Y公司和邓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公司的行为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B.邓某的行为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C.Y公司的行为构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D.邓某的行为构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正确答案:ABD

第2题:

邓某原是K制药公司的技术主管,08年2月,邓某私自接受Y制药公司聘请担任其技术顾问。其后K公司得知此事,向邓某质问,邓某表示自愿退出Y公司,承诺5年内不再担任其他制药公司的技术人员或提供相关服务,否则将向K公司支付50万元违约金。09年,K公司发现邓某已是Y公司的副经理,且Y公司产品已采用K公司研发的配方。对于邓某与Y公司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邓某和Y公司均不构成竞业禁止义务

B.邓某和Y公司共同行为构成竞业禁止义务

C.Y公司行为构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D.邓某行为构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正确答案:D

第3题:

可能会对 K 寿险公司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 )。

①. K 寿险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

②. K 寿险公司在未来可能会采用的新技术

③. K 寿险公司可能采取的流程再造以及业务外包等措施

④. K 寿险公司未来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D

第4题:

根据《关联方披露》准则,下列企业或机构间不构成关联方的是()。

A、甲与乙之间(甲投资者拥有乙公司55%有表决权的资本)

B、丙与丁之间(丙与丁同为K公司的子公司)

C、M与N之间(M公司为N公司的原材料长期供应商)

D、K与H之间(K为H公司的财务总监)


答案:C

第5题:

H公司为支付货款向K公司签发了一份商业承兑汇票,K公司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W公司。但在到期前该汇票被盗,盗窃人伪造了W公司的印章,将该汇票以W公司名义背书转让给Y公司。Y公司并不知道W公司的签章是伪造签章,又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Z公司。由于该票据上存在着伪造签章,因此( )。

A.H公司可以主张该汇票无效

B.K公司可以主张自己的签章对W公司以后的当事人不发生效力

C.W公司可以主张自己的签章伪造而无效

D.Y公司可以主张自己的签章对Z公司无效,但对H及K公司有效

E.Z公司可以主张H、K、Y公司的签章均为有效


正确答案:CE
解析:对于该票据,W公司可以主张自己的签章因伪造而无效,Z公司可以主张H、K、Y公司的签章均为有效。

第6题:

K公司购入一批价值86万元的货物,2011年12月26日发票已到2012年1月3日货物运达,货款尚未支付。K公司2007年对此业务未作账务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公司2011年年末存货虚减86万元 B.K公司2011年年来应付账款虚减86万元 C.K公司的处理是正确的 D.K公司可不进行记录,但要在2011年度的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


正确答案:C

第7题:

K公司经理的困惑 国内K公司成立1994年8月,公司有正式职员8人,都以参股形式作为公司的记名股东。公司注册资金30万美元,美籍华人陈先生出资额最大,为法人代表,国内黄先生出资额第二,担任经理。K公司成立伊始,其业务主要是代理美国S公司的分析仪器,这就是负责S公司的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并提供零配件及售后服务。S公司在美国同行中只是一个很小的仪器生产厂家,“但它毕竟是正牌的美国产品,这一点对开拓中国市场很重要。”黄先生在构思K公司的未来时经常这么想。 K公司的人员以工科毕业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为主,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凭着这批年富力强的创业者及他们所拥有的技术专业背景优势,K公司代理的S公司分析仪器在国内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用户。到1994年底,K公司就已向国内的制药厂、化工厂及大学实验室销出了几十套分析仪器,公司的营业额突破了600万元。 K公司在中国市场代理S公司分析仪器的成功,危及了某些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著名大公司的利益,从而引起了这些大公司的警觉,它们开始考虑采取相应措施。K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威胁。“与他们展开正面竞争,由于实力不够,显然不可行。所以,只有在缝隙中求生存的同时,拓宽产品线,为公司创造新的生机。但愿能找到这种机会……”黄先生已经意识到机遇对于K公司的成功来说将是非常关键的。 机会终于来了,K公司的合伙者们决定选择蔬菜水果保鲜技术。他们作出这种选择的依据是,搞绿色食品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那么能够为绿色食品中的新鲜、高档蔬菜水果提供保鲜的技术设备,也就一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在发展价值。 正是基于上述决定,所以当某美国商人为推广其设备来华,谈到用ZN型保鲜机作为保鲜设备建造保鲜库时,K公司的合作者们马上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借助保鲜技术以便常年供应某些高档食品与果蔬;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保鲜设备,通过对其技术的消化吸收,可以开发公司自己的高技术产品,从而实现真正的起飞。因此,各项运作很快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1995年下半年,K公司的设备安装完毕后,就自己投资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先后从某水果基地购进了3万多公斤高档优质水果,进行保鲜储存试验。这种水果成功地储存了5个月1996年春节前后以每公斤近20元的价格在G市陆续上市,但市场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老百姓不愿花这么高的价钱买这种看似土豆的水果,而高档宾馆、饭店的用量非常有限且有自己的供应渠道。幸亏后来开拓了G市邻近地区的巨大市场,才给K公司带来了生机,最后公司保鲜储存后的绝大部分高档水果,都以每公斤10多元的价格卖给了这些邻近地区的批发商 结果,除去合理的损耗及人工、设备折旧等费用,投入产出基本持平。尽管高档水果的销售未给K公司带来显著的利益,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保存这些水果所使用的ZN型保鲜机,却为K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黄先生不无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它会有那么广的应用领域,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K公司引进的用于保存水果的ZN型保鲜机,与国内现有的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公司利用的自身技术力量,经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性能更为优越的XM型保鲜机。 1996年下半年,K公司与有关客户签订了第一套XM型保鲜机生产供货合同。借助于公司保鲜试验的现身说法,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广,使得客户对公司设备的先进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整个市场对食品与果蔬保鲜行业发展前景一致看好,K公司生产的保鲜设备很快就开始在国内市场打开销路,公司的业绩直线上升,完全超出了K公司合伙者们的原先估计。 K公司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国内同行企业的注意,也引起了美、英、法等国同行大公司的关注。一些全球知名的国外生产厂家,陆续开始在国内投资办厂,设立办事机构,试图瓜分中国保鲜设备应用市场。由于生产保鲜设备方面已占了先机,所以,面对这一似乎一触即发的竞争大战,K公司的合伙者们似乎并不十分在意,他们采取了多角化的做法,与其他公司合作将部分利润投向了其他新项目的开发,只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此后,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壮大,相互之间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不信任情绪开始滋生蔓延,合伙者们的创业激情逐渐消退。1997年上半年,当初的合伙者因为种种原因纷纷离开了K公司,他们所持的股份绝大部分都转给了黄先生,黄先生也因此而成为K公司的法人代表。这些从K公司分离出去的人员,陆续成立了一些小公司,采用从K公司学到的技术及销售手段,代理外国公司的保鲜设备产品,也获得了不少供货合同,这对K公司的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由于市场竞争,目前K公司所拥有保鲜设备市场份额,已从最高时的90%以上降到了60%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从K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来看,员工数量也已从最多时的100余人降到了目前的60余人,公司的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之间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要求黄先生亲自出面协调,致使黄先生很难像创业时那样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公司的重要工作上去。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K公司目前出现的问题,其可能性最大原因是:()。

A.公司前期经营的成功,引来了众多的竞争对手

B.公司多样化经营失策,导致元气大伤,从此一项不振

C.黄先生掌握了公司的大多数股份,影响了合伙者的积极性

D.没有处理好内部管理及合伙者之!司的合作关系,致使人心涣散


本题答案:D

第8题:

在确定该项业务责任方的责任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B.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C.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 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D.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正确答案:B
解析: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管理层编制的持续经营报告进行鉴证。在该业务中,鉴证对象信息为持续经营报告,由该企业的管理层负责,企业管理层为责任方。本题中,A注册会计师承接对甲公司编制的下属子公司K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阅的业务,甲公司是责任方,甲公司对由其编制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负责。

第9题:

K公司为其办公楼投了100万元保险,后公司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经K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放火烧掉办公楼以取得保险赔偿金来偿还债务。为了顺利实施该计划,K公司买通了保险事故鉴定人甲,甲为其出具了有利的鉴定意见,使K公司如愿取得保险赔偿。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公司构成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甲与K公司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K公司构成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甲单独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K公司仅构成保险诈骗罪,甲单独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D.K公司仅构成保险诈骗罪,对甲应当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正确答案:D
放火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放火罪的主体,据此AB项错误。《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第10题:

(2008年)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编制的下属子公司K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在确定该项业务责任方的责任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B.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C.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D.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答案:B
解析:
K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甲公司编制的,谁编的谁负责,因此甲公司应对K公司的财务报表负责(排除了C、D);K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是在K公司管理下获得的,故K公司应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说明A错、B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