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放电有何危害?

题目

电气设备放电有何危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长期放电造成设备损坏,绝缘破损,形成对地接地、短路,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气体放电灯(包括荧光灯)为什么会出现频闪效应?有何危害?如何消除?
气体放电灯(包括荧光灯)工作时,灯光将随着加在灯管两端电压的周期性交变而频繁闪烁,这就是“频闪效应”。频闪效应可使人眼发生错觉,使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显现出不同于实际运动的状态。消除频闪效应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该灯具内安装两根或三根荧光灯管,而各根灯管分别接到不同相位的线路上。

第2题:

局部放电对变压器绝缘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局部放电(PD)是指由于电气设备内部绝缘内存在的弱点,在一定外施电压下发生的局部重复击穿和熄灭现象。通常放电区域内电场强度较大,但放电能量很小,故少量局部放电的存在,短时内并不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但如电气设备在运行电压下长期存在局部放电现象并有所发展,这些微弱的放电能量和由此产生的一些不良效应就可能缓慢地损坏绝缘,最后可导致整个绝缘击穿,导致电气设备的突发性故障。

第3题:

电气设备通电部位的螺丝松动有什么危害?


答:①螺丝松动使电阻增大,导电不良,致使局部发热,产生高温,加速绝缘老化。②产生电火化,易发生电气火灾,烧坏电气设备;③烧坏螺丝,生成氧化体,造成相线松脱,设备单相运行,烧毁电机;④造成弧光短路,引起上级开关跳闸,致使大面积停电,影响安全生产。

第4题:

射频放电与直流放电相比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直流放电中,电荷在表面的积聚会使电场减小,直到等离子体消失。在射频电场中,因为电场周期性地改变方向,带电粒子不容易到达电极和器壁而离开放电空间,相对地减少了带电粒子的损失。在两极之间不断振荡运动的电子可以从高频电场中获得足够的能量使气体分子电离,只要有较低的电场就可以维持放电。阴极产生的二次电子发射不再是气体击穿的必要条件。射频电场可以通过任何一种类型的阻抗耦合进入淀积室,所以电极可以是导体,也可是绝缘体。

第5题:

局部放电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是引起绝缘电老化的主要原因。局部放电产生的带电质点撞击气隙壁使介质分子结构易受破坏;使介质温度升高、造成热裂解或氧化裂解,使绝缘开裂、分层;放电产生强氧化性的气体和物质,氧化和腐蚀绝缘;放电产生高能射线,引起某些固体介质分子间产生交联,导致介质发脆。

第6题:

铅酸电池的放电速率和使用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同样功率的电动机,额定电压不同,耗电的速度绝对不同。比如:同是180W的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4V时,电流为7.5A;而额定电压为36V时,电流只有5A,它们用同样容量的电池组,组合为36V,以5A电流放电,电化反应缓慢,而组合为24V,以7.5A电流放电,电化反应就会相对激烈,不如以5A放电从容。电池以0.5C以下的电流放电才是经济的。
什么叫0.5C?C://表示的是电池的容量,C2表示用2小时率放电时对电池测定得出的实际容量。这就是说,对标定为C2容量时,每小时应当放出一半的容量(0.5C2)才符合容量规定,如果超过0.5C2,它的容量就要打折扣了。而且对电池寿命不利。
现在,以2小时放电时率标示的容量为12Ah的电池,应标为C2=12Ah,所以0.5C2=0.5×12=6A。所以,12Ah的电池以0.5C放电,就是电流为6A。
电池长时间工作,输出的工作电流应不大于电池额定容量Cx/X,X是该项电池额定值下的时率,这是选择的原则。X是2,则应按2小时放电时率;X值是3,则使用时间应按3小时考虑。

第7题:

雷云对大地放电引起直接雷电危害,内部放电引起间接雷电危害。()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1.何谓蓄电池的自放电?它有何危害?


答案:
解析:
答:充足电的蓄电池虽未经使用,但经过一定时期后也会失去电量,此现象称为蓄电池的自放电。蓄电池的自放电会使极板硫化。通常铅酸蓄电池在一昼夜之内,由于自放电而使蓄电池容量减少0.5%~1%。

第9题:

变压器运行电压有何要求?过高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1)运行变压器中的电压不得超过分接头电压的5%;
(2)电压过高会造成铁芯饱和,励磁电流增大;
(3)电压过高铁损增加;
(4)电压过高会使铁芯发热,使绝缘老化;
(5)电压过高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10题:

电池放电时温度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通常电池之电解液温度应维持在15~55℃为理想使用状态,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可超过放电时-15~55℃,充电时0~60℃的范围。实际使用时,由于充电时温度会上升,因此,放电终了时之电解液温度以维持在40℃以下为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