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

题目

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水土流失?举例说明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正确答案: 所谓水土流失是指某一地貌单元内的地表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在外营力(包括水力、重力、冻融及人为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破坏、转移和沉积的全过程。
主要危害表现如下:
(1)加速土壤的退化
土壤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生产力下降或丧失。
土壤侵蚀破坏了土地资源,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由脊薄进而发展到砂化、石漠化、裸岩化,从而丧失了生产能力,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砂化、石砾化现象严重,障碍因素多。
(2)造成水打沙壅(淤积湿地水域)
淤积河流、湖泊、水库和建筑物,导致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交通等效益降低,调蓄洪水能力显著下降,使洪涝灾害趋于频繁。
(3)破坏交通和建筑设施等
因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港口的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下降,而且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的山体塌方、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交通中断,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4)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是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恶果。①固体径流产生水面污染;②残留农药及其它污染元素随水流失进入水体(容泄区)通过食物链的累积放大作用产生污染为害;③可溶性养分流失进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等。
(5)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
水土流失引起的不易察觉和统计的潜在危害,如气候的恶化,水旱灾害的加剧等,具有更为严重的破坏性。
(6)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山区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
(7)导致贫困恶性循环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于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而且逐渐形成了中上游地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导致下游地区“越险越加,越加越险”,表现出生态恶性循环,经济恶性循环,社会发展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与贫困同步发展,水土流失成为贫困的根源。目前,黄河上游306个县有207个是国家级和生计贫困县,贵州省到现在尚未脱贫的县,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5%以上。这种恶性循环如不及时扭转,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日益加深,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是非常严重的,已经给人民生活、生产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第2题:

水土流失的成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称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降雨、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等方面;而人类活动因素包括毁林毁草、徒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开矿、修路等造成的。

第3题:

国外控制水土流失技术中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确定和设计合理的边坡角度
2.防蚀工程措施.
3.植被恢复措施.

第4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植被等,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是加速水土流失的诱发动力,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砍滥伐、开垦扩种、顺坡耕种、开矿修路及弃土弃渣等。
危害:破坏土地资源,影响粮食生产;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流域下流泥沙淤积,影响调洪、灌溉和航运;污染水体。

第5题:

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


正确答案:(一)破坏水资源,加剧干旱。
(二)破坏土地,吞食农田。
(三)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干旱发展。
(四)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五)对农林牧业的破坏。
(六)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七)淤塞水库湖泊。

第6题:

简述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


正确答案:造成土地严重退化,制约农业生产;淤积江河水库,加剧洪涝灾害;加重面源污染,威胁饮水安全;导致生态退化,加剧农村贫困;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第7题:

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主要包括:扰动地表面积、占压土地面积预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预测;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等内容。

第9题:

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对象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哪些?采取的治理措施?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概念:指因为地面坡度较大,降雨不能就地吸纳,水往低处流,冲刷土壤,导致水分和土壤一起流失的现象。
2)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土壤层,对农、林、牧业法产生损害极大;流失的泥沙进入水体,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严重的水土流失,如:滑坡、泥石流等,往往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3)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综合治理;②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农民积极治理;③明确治理责任。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企业事业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负担。
4)预防措施:保护和改善植被;限制坡地垦荒;加强林业管理;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