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可缺席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题目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可缺席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对象和回避情形


参考答案: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要求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有关人员退出案件的审理活动或者其他诉讼活动的法律制度:
   (一)回避的对象与情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其中审判人员既包括审判员,也包括陪审员。上述人员遇有下列情形时,应予以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二)回避的方式与决定权
    回避有两种方式:
   (1)当事人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2)自行回避。即有关人员遇有法定应回避的情形时,可以自己提出回避申请。回避申请提出后,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7条的规定,具体程序为: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三)回避申请的处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第2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缺席判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在我国,只有对被告才有可能适用缺席判决
B:在我国,对于任何当事人,在没有经过传票传唤的情况下都不能作出缺席判决
C:一方当事人如果一审缺席,而上诉时对缺席判决提出上诉的,依然拥有与一审一样的全部防御手段和证据工具
D: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而言,他不出庭不会构成缺席判决

答案:A,C
解析:
【考点】缺席判决。详解:所谓缺席判决,在我国是指被告在审理中无故不出庭或不经许可中途退庭,或者原告在被反诉或者不准撤诉的情况下无故不出庭或不经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在仅有一方当事人出庭的情况下,对案件作出的判决。因此可见并不是只有对被告才有可能适用缺席判决,A项说法错误。B项是正确的,这是一项严格的程序要求,如果普通程序在没有经过传票传唤当事人的情况下就作出缺席判决,甚至构成二审发回重审以及再审的理由。C项的说法忽视了我国对上诉审理范围和证据失权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在这些改革的基础上,被告如果在一审恶意不出席而意欲在二审进行证据突袭等防御策略的,此种策略已经受到了法律的诸多限制,因此C项说法错误。D项正确,因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即使不出席,只要原告与被告出席了,就构成对席判决。《民诉法解释》第240条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故本题答案是A项和C项。

第3题:

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关于外国人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地位实行下列何种原则?

  • 普遍优惠原则
  • 国民待遇原则
  • 不歧视原则
  • 对等原则

 


你好,本题选择BD。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条【涉外民事诉讼原则】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止诉讼的情形有哪些?


正确答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本案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第5题:

根据有关规定,适用于诫勉谈话的对象和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根据《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实施意见》(湘办法[2006]24号)中规定适用于诫勉谈话的对象和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情节轻微,不需给予纪律处分的):
1、不能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章、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
2、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作风专断,或者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
3、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
4、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
5、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用人失察失误;
6、不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7、存在可能酿成严重违纪的苗头性问题,需要及时提醒、制止;
8、其他需要进行诫勉谈话的情况。

第6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

A:按撤诉处理
B:缺席判决
C:终止诉讼
D:再次传唤被告

答案:B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7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第一审普通程序,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应当缺席判决
  • B、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C、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 D、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正确答案:B,D

第8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有( )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不可以作出缺席判决。

A.原告没有到庭的

B.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的

C.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D.法院裁定不准撤诉,原告经传唤拒不到庭的


正确答案:A
解析:可以进行缺席判决的范围为: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的;被告提出反诉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而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9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定,哪些案件实行证明责任的倒置?


正确答案: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的。

第10题: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有关规定和国际实践,使馆人员职务的终止主要有哪些情形?


正确答案: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有关规定和国际实践,使馆人员职务的终止主要有以下情形:
(1)职务终了。
使馆人员任期届满,不再延长任期。
(2)派遣国召回。
使馆人员的任期未满,但派遣国或根据该人员的特殊情况(如辞职、重病等)或根据工作需要(如调职)等原因将其召回。
(3)接受国要求召回。
因使馆人员从事与使馆职务不符的活动,接受国宣布使馆人员为不受欢迎或不能接受。
(4)派遣国与接受国断绝外交关系。
断交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各自关闭使馆,撤回使馆人员。
(5)派遣国或接受国由于发生革命或政变而成立了新的政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