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

题目

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全国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下列属于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的是( )。

A.一个代表团或者1/1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是指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C.全国人大代表作为现行犯被拘留必须得到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同意 (⊙o⊙)

D.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行职务期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享受适当的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


正确答案:D
D本题考查全国人大代表。A项错在全国人大代表只能向国务院及其各国委提出质询案,而不能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那样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B项错在全国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不仅包括发言还包括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表决。C项错在全国人大代表作为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只须在事后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而无须得到他们的同意。

第3题: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除全国人大常委会外,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

A.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B.三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C.二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共用题干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活动不受法律追究
B、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未经选举单位人大常委会批准,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
C、全国人大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D、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答案:A,B
解析:
【考点】法的溯及力;罗马法的渊源和分类【详解】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作为现代社会的法律效力原则,均为自然法学派和法实证主义所强调,也被包括人权宣言、宪法、刑法、民法等各种规范性文件所采纳。此外,古罗马时期的法律主要表现为习惯法、议会制定的法律、元老院决议、长老的告示、皇帝敕令、具有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的解答与著述等。故B项正确。
【考点】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法与科学技术;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法适用的目标【详解】在本案中,法院根据中国法律和《巴黎公约》的规定,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认定对驰名商标的权利保障应当扩展到网络空间,这是法律与社会尤其是法律与科技关系的体现。同时,法院的这种做法也与包括乙公司在内的大众的普遍认知有出入,反映出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故ABCD项正确。
【考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与工作程序【详解】根据《监督法》第15条第1、2款的规定,国务院应当在每年6月,将上一年度的中央决算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可见,A项正确。根据第16条的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年度上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可见,B项正确。根据第17条第2款的规定,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整。预算安排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需要调减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可见,C项正确。根据第18条的规定,常务委员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下列内容:(一)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二)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三)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四)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五)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批准预算的决议的执行情况。除前款规定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重点审查国债余额情况;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还应当重点审查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可见,D项正确。
【考点】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详解】根据《宪法》第75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但是,“活动”的内涵和外延远远大于“发言和表决”,可见A项错误,为应选项。根据第74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可见,B项错误,为应选项。根据第77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可见,C项正确,为非应选项。根据第73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可见,D项正确,为非应选项。

第5题:

下列关于宪法修改案提出主体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2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B.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3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C.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10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答案:C
解析:
考查宪法的修改。

第6题:

简述全国人大代表有哪些主要义务?


参考答案: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2)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3)保守国家秘密;(4)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5)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监督,代表要及时向原选举单位报告自己的工作,听取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第7题:

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判断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代表有"言论免责"权,所以代表甲宣扬我国应将落后的边疆地区分离出去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

B.全国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权利的同时应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尽管全国人大代表享有获得适当补贴和物质便利的权利,但是作为代表不应该要求国家给予这些权利。应该讲求奉献不能要求经济上的补贴

D.全国人大代表一般言行高尚,不可能参与犯罪,所以宪法和法律要给予其不受逮捕和审判的权利


正确答案:B

「考点」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解析」A项不对,全国人大代表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其享有"言论免责"权是指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是为了积极促进代表畅所欲言,但是分裂国家的言论是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作为人大代表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C项,为了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更好的行使其职责,宪法和法律给予代表在履行职务时,根据实际需要享受适当补贴和物质便利的权利,代表享有这种权利就可以适当要求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D项,全国人大代表有非经法律程序。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权利,是保障代表的人身权以及保证代表行使职权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的,但是并不代表人大代表就不可能犯罪,或者介入民事、行政纠纷,一旦人大代表犯罪还是与普通公民一样接受法律的惩处,不会因为其是代表而给予特权。

第8题:

全国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


参考答案:代表职权分为会内职权和会外职权。
(1)会内职权:提出议案权;提出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选举和决定任命的投票权;审议权;、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调查提议权;表决权;、免责权。
(2)会外职权:与原选举单位保持联系权;视察权;召集临时会议的提议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列席权;、参加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权利;原选举单位人大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列席权。

第9题:

下列有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表述正确的是、()

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共为48名,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为13名
B、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进行
C、特别行政区的候选人可以多于或等于应选名额
D、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由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台湾籍同胞中选出

答案:A,D
解析:
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首先是在特别行政区成立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选举会议的第一次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会议名单也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选举会议成立后,由会议选举会议成员组成主席团。选举由主席团主持进行。故B项说法错误;特别行政区候选人应多于应选名额,并进行差额选举。故C项说法错误。A、D说法正确。故选A、D。

第10题:

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出自()。

A.全国人大代表
B.全国人大代表团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