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是()

题目

《乡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是()

  • A、邮票
  • B、船票
  • C、坟墓
  • D、海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唐宋诗词中表现乡愁的更是不在少数。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作家,如鲁迅、沈从文等,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回到故土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外作家通过怀乡或乡愁作品表现他们对乡村困境的深切关怀
B.中外的作家都把怀乡或乡愁作为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来看待
C.中外作家通过怀乡或乡愁的作品表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情感
D.怀乡或乡愁是中外作家通过文学作品铭记历史的最好精神蕴藉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中国从古至今很多作者都有书写乡村主题的作品,表达他们对乡村的深切关怀,然后介绍乡愁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国外很多作家也有很多怀乡或乡愁的作品。文段为“分—分”结构,重点说明中外作家将怀乡与乡愁当作重要的论述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

第2题:

“乡愁”的四个意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 《乡愁》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其意象的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明朗、强烈而又意蕴丰富,启发人的联想;他们连接的分别是母亲、新娘、亡亲和祖国,代表着母爱、爱情、生死契约的亲情和落叶归根的故土情。

第3题:

下列表现中对麻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是A.发热B.麻疹黏膜斑C.典型皮疹

下列表现中对麻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是

A.发热

B.麻疹黏膜斑

C.典型皮疹

D.淋巴结肿大

E.检测到麻疹IgG型抗体


正确答案:B
典型麻疹分为4期:(1)潜伏期:一般6一18天,平均10天,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2)前驱期(出疹前期)1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患儿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特点90%以上的患儿于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麻疹黏膜斑,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1mm左右,灰白色,周围有红晕,出疹后1一2天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3~5天出齐。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易并发肺炎、喉炎等。(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7一10天消退。体温随之下降,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

第4题:

《乡愁》这首诗中,作者所抒发的乡愁具有怎样的特点?


正确答案: 把思念亲人和家乡与思念大陆和祖国融为一体。

第5题:

在象征意象的结构中()

  • A、象是主
  • B、意是客
  • C、象是客
  • D、意是主
  • E、它们都是主

正确答案:C,D

第6题:

医院视觉形象是形象宣传中最直接、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简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孙悟空形象:
1、天性自由,不爱拘束。
2、活泼机智,神通广大。
3、战胜妖魔,为民除害。
这个神话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他既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人,又有经过想象夸张而出现的种种神奇色彩,既有生活于社会中的人的特点,又有某些动物的特点。作品将他们的社会性和神话性,人性和动物性天衣无缝地融合到了一起。

第8题:

在中国民办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创新性的典型意义的办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第一空: 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 第二空: 教育集团制办学模式 第三空: 第三部门制办学模式

第9题:

在整个乐曲或乐曲的部分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

  • A、旋律
  • B、调式
  • C、节奏型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说说《风波》中“七斤”和“赵七爷”是怎样的人物?具有什么文学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
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坚执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类似辫子风波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
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