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将息、“怎生”|、“次第”

题目

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 A、采用典故
  • B、采用口语
  • C、采用经史语
  • 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为例,说明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1)以女性的身份刻画女性的内心世界,细腻逼真。(2)善于用白描手法来言情状物、写人记事。(3)情感蕴藉,耐人寻味。(4)语言平易,纯用白描。

第2题:

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来看,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语
C.采用经史语
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3题: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 夸张

B 拟人

C 比喻

D 叠字


正确答案:D

第4题: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一段文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令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具有自喻意象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正确答案: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以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表现自己晚年孤苦伶仃的凄凉愁苦。

第5题:

结合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解读李清照的“愁”。


正确答案: (1)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等坎坷历程,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2)结合作品内容来看:
词的上片写道:女词人希望找到生命中的寄托来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结果看到了周围的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大雁飞过,引发了对故人、故乡的思念之情,所见所闻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菊花盛开,可人已憔悴,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寂寞难耐。黄昏来临,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李清照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3)该词的写作特色: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第6题:

(二)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采取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正确答案:
借景抒情。
抒发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时孤苦无依、绝望哀愁的心情。

第7题:

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一段文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令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怎生”“次第”“了得”这些口语化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词中用了大量宋代口语入词,这些口语的运用使得此词朴素自然、清新真切。

第8题: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叠字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正确答案:A

第9题:

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来看,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 A、采用典故
  • B、采用口语
  • C、采用经史语
  • D、采用前人诗句成句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写出《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释义】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