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题目

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
“三农”问题主要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
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等。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
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3)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它不仅直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向城镇居民不断提供丰富、优质的生活必需品,改善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只有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只有建设现代农村经济,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2题:

简述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存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第3题:

2012年1月7日,据财政部门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 )大关,同比增长21.3%。

A.8000亿元

B.9000亿元

C.10000亿元

D.1 1001亿元


正确答案:C
据财政部门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首次突破l万亿元大关.达到10408.6亿元,同比增长21.3%。据此,可知正确选项是C。

第4题:

简述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我国的“三农”投入具有不同于一般的特殊性。
首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一方面,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受气候条件及其他诸多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一向对稳定的需求和不规则波动的供给为特点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
其次,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以农民为主导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只能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既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自然也就是财政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第5题: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以下对“三农”投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属于财政支出,能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②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带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国家可以通过它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④国家可以通过它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的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B

第6题:

我国经常运用于支持“三农”的财政政策工具有()。

A.预算投入
B.税收
C.财政贴息
D.财政补贴
E.存款准备金

答案:A,B,C,D
解析:
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在我国,预算投入、税收、财政补贴、财政信用和担保、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都可以构成财政政策工具,这些也是我国经常运用于支持“三农”的政策工具。

第7题:

为保障农民地种收入,减少自然灾害损害,国家出台了()。

  • A、三农保险政策
  • B、三农商业政策
  • C、三农财政政策
  • D、三农土地政策

正确答案:A

第8题:

:近年来,国家财政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从_____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经初步_____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统一 构成

B.统筹 形成

C.统一 形成

D.运筹 构成


正确答案:B
统一是使成一体的意思,而城乡不可能成为一体,因此统一明显不对。运筹是指筹划,制定策略,进行谋划,而统筹是指通盘筹划。城乡发展的战略应是通盘筹划,故用统筹。构成是主观的造成,而形成是经过发展而成为,是客观的,此处的增长机制是通过各项政策的实施发展而形成的。

第9题:

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
我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稳定性。《农业法》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确保对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从预算内外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贷款发展农业,通过财政支出引导农民、农村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近年来,通过下达中央一号文件和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要求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在“多予”上下功夫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要把国家对基础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主要用于“三农”。
(2)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第一,税费改革。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第二,财政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
第三,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和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第四,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综合开发。
第五,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和办学条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第六,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新农合试点,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第10题:

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投入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十五”时期以来,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三农”投入的政策精神,连续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主要措施有:(1)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为投入的财政资金只参股,不控股,不做第一大股东,财政(农业)部门根据需要授权资产运营机构进行资本运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