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货币层次的划分?

题目

简述货币层次的划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般地,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可以把货币划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
1、狭义货币M1
M1=通货+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C+D=M0+D
C://银行外的通货数量
D://支票账户存款和旅行支票同城为活期存款
M0:银行外流通的通货总量
2、广义货币M2
M2=M1+T
T:容易转化为现实的支付手段,包括在货币供给范围内。
3、广义货币M3和L: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上大额定期存款、机会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和定期回购协议等流动生较小的资产,就得到了广义货币M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目的?


参考答案:(1)依据: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某种金融资产既能保全价值,又能迅速地变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2)目的:便于中央银行了解各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考察各种不同货币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中央银行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以便选择今后货币政策的决策方向

第2题:

下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货币层次划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划分为两个层次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
C.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M0=M1+活期存款
D.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M0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E.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一致

答案:B,D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把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E项,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不一致。

第3题:

如何划分货币的层次?不同的货币层次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用符合M0表3示),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用符号M1表示),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用符号M2表示),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其中,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为准货币。

第4题:

货币共给层次的划分原则,中国是怎样划分的?


正确答案: (1)货币的流动性程度。
(2)层次划分要考虑到与有关经济变化有较高的相关程度。
(3)具有划分层次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并且银行具有调控能力。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5题:

为什么要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


正确答案: 划分货币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范围。
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其中现金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存款货币则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对中央银行来说,信用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是不同的,中央银行必须根据不同的货币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调控货币量。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第6题: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不包括()。

A:划分货币层次应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基本标准
B: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要求,应把列人中央银行账户的存款同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区别开来
C:货币层次要能反映经济情况的变化,要考虑货币层次与商品层次的对应关系,并在操作上和应用上有可行性
D:宜细不宜粗

答案:D
解析:
我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除了A、B、C选项外,还包括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第7题: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正确答案: (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
(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第8题: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主要依据货币的用途。【 】


正确答案:×
[解析]赞币供给层次根据信用制度发达程度、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种类、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其中主要以流动性为标准。

第9题: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划分货币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范围。
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其中现金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存款货币则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对中央银行来说,信用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是不同的,中央银行必须根据不同的货币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调控货币量。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我国货币划分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如下: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折,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第10题:

简述货币供给量的概念,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流通的现金与存款货币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个人、政府及各金融机构等的货币总存量。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流动性。流动性就是指金融资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性质,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