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酵过程中,利用pH电极连续测定发酵液中()的变化,溶解氧可采

题目

在发酵过程中,利用pH电极连续测定发酵液中()的变化,溶解氧可采用溶氧电极来检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好氧发酵中,溶解氧的变化受供氧和需氧两个方面的影响,在供氧条件不变时,菌生长越活跃,则发酵液中的溶解氧就越大。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正确答案: 1、发酵过程中pH的正常变化
(1)生长阶段:pH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2)生产阶段:pH趋于稳定,维持在最适产物合成的范围。
(3)自溶阶段:pH上升
2、发酵过程中pH的异常变化
(1)异常下降碳源过高,尤其是葡萄糖过多,再加上溶氧不足,有机酸大量积累生理酸性物质:绥盐、糖类。
(2)异常上升氮源过高生理碱性物质:硝酸盐、有机酸盐、有机氮、氨水、尿素。

第3题:

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称之为()。

  • A、连续发酵
  • B、半连续发酵
  • C、补料分批发酵
  • D、分批发酵

正确答案:D

第4题:

发酵过程中引起pH值变化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 ①基质代谢;
②产物形成;
③菌体自溶;
④其它:通气,染菌。

第5题:

发酵过程中怎样控制溶解氧?


正确答案: 溶氧浓度决定因素:供氧和需氧两方面。
供氧方面:1.调节搅拌转速2.调节通气速率
需氧方面:1.菌体浓度和菌龄2.基质种类和浓度以菌浓影响最明显。3.培养条件
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基质浓度。

第6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 发酵液pH值下降主要原因:
①培养基碳源过多,有机酸积累;
②消泡油加得过多;
③M生理酸性物质使pH值↓。
发酵液pH值上升主要原因:
①培养基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导致pH值上升;
②存在生理碱性物质;
③中间补料时,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加入过多。

第7题:

简述溶解氧在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1)溶解氧判断操纵故障或事故引起的异常现象;(2)溶解氧判断中间补料是否恰当;(3)溶解氧判断发酵体系是否污染杂菌;(4)溶解氧作为控制代谢方向的指标

第8题:

在发酵过程中,利用()连续测定发酵液中pH值的变化,溶解氧可采用()来检测。


正确答案:pH电极;溶氧电极

第9题:

覆膜氧电极主要用来测定发酵液中的()。

  • A、溶解氧浓度
  • B、微生物的呼吸强度
  • C、微生物的耗氧速率
  • D、排出气体的氧浓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
  • 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
  • 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
  • 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

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