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题目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要不要采取革命手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论战主题包括()。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B、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改革科举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参考答案: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第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第二,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第三,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第3题: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正确答案:
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是革命,还是保皇;
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
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第4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内容如下: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土地)

第5题: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正确答案:C

第6题:

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修律过程中()之间的论战。

A.洋务派与改良派

B.改良派与革命派

C.礼教派与法理派

D.洋务派与顽固派


参考答案:C

第7题:

1905到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大论战,其主要舆论阵地是《新民丛报》、()


参考答案:《民报》

第8题:

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社会革命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变法


正确答案:A

第9题:

1905—1907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要阵地是()

A.《时务报》

B.《民报》

C.《苏报》

D.《新民丛报》


参考答案:B, D

第10题: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答案:
解析:
(1)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2)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