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

题目

群体性事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是指群体或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导致事态加剧、扩大,扰乱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有哪些区别?


参考答案“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是群
  体性事件的两个小类。“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
  数群众的利益并没有受到直接损害或威胁,却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以利
  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指的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群众是因为其利益受到直接
  损害或威胁而成为参与这种事件的主力。
  就行动目标而言,“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是为了实现群体直接的利益诉求。而在“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中,许多参与者与事件无直接利益关系,多是由于
  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长期存在。人们借
  群体性事件发泄不满情绪。
  就组织机制而言,“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一般彼此熟悉,形成了
  一定的组织结构,甚至有明确的领导者。而在“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中,许多
  参与者只是临时起意加人,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中国社会1990年代后,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和影响力都呈上升趋势。

第2题:

举例说明哪些事件属于尚未严重激化的群体性事件,哪些事件属于矛盾严重化的群体性事件,应采取何种对策?


答案:
解析:
(1)尚未严重激化的群体性事件。 1)例如,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发生在单位内部,尚未发生行凶伤人、非法拘禁或者打砸抢烧行为的;①聚众上访尚未发生堵门、堵路、拦截车辆、围攻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②对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或者养老金、环境污染、非法集资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群体性事件,聚众现场尚未严重危害交通和治安秩序的;③其他人民内部矛盾尚未激化、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化解的群体性事件。
2)对策:公安机关不得动用警力直接处置,但可派出便装警察或者少量着装警察到现场掌握情况,维持秩序,及时报告现场动态,配合党委、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并做好随时出警处置的准备。
(2)矛盾严重激化的群体性事件。
1)例如,①未经许可或者未按照许可进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出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②聚众上访活动中出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③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信枢纽、外国驻华使(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单位,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对外开放口岸,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④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
2)对策: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党委、政府的决定并在其统一领导下,迅速调集警力赶到现场,依法采取措施妥善处置。

第3题: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客观方面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主体实施了()的行为


参考答案:危害社会

第4题:

按照事件有无准备,群体性事件可以划分为预谋性事件和()


正确答案:偶发性事件

第5题:

近年来,社会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如贵州省瓮安事件、云南丽江环保纠纷事件……请谈谈你对群体性事件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纵观接连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导火索不同,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大体相同。几起事件无不是由群众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冷淡麻木、滥用警力激化矛盾等造成的。
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几起群体性事件以极端表现形式给基层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
这几起事件给基层执政的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绝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而必须有作为、早作为,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不能让百姓的言论成为“堰塞湖”。在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干部不应回避矛盾,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回避矛盾,只能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积重难返。另外,在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时,基层政府不能过度依赖于强制手段,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反而会不断制造矛盾,加剧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一味地看重秩序的维护,随意动用警察,采用暴力手段平息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虽然表面上平安了,但怨气却不断积累,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为引发更大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第6题:

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是()

A.群体性事件

B.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C.恐怖袭击事件

D.经济安全事件

E.涉外的危机事件


参考答案:ACDE

第7题:

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包括()等。

A.“群体性上访事件”
B.“群体性治安事件”
C.“群体性事件”
D.“突发事件”
E.“群体罢工”

答案:A,B,C,D
解析:
突发事件或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或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突发事件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学术概念,在目前我国的语境中更多地把它作为一个“政治术语”在使用。其称谓多种多样,如“群体性上访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等。

第8题:

结合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构成,阐述如何预防群体性治安事件。


参考答案: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构成:
(1)主体要件:特定环境下聚集并实施了一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群体;
(2)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
(3)主观方面:事件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
(4)客观方面:危害社会的行为。预防群体性治安事件:
(1)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方针;
(2)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方法: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情报信息工作;
二是加强治安管理,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三是在一般预防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人、重点时空的预防;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掌握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


第9题:

谈谈群体性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理论对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意义?


正确答案:群体性事件指是群体或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导致事态加剧、扩大,扰乱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群体性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理论:
(1)核心层:在酝酿、引发和左右事件发展方向中起核心骨干作用的人构成的层次。其特点:人数少,行为动机、目的明确,心理上对其他层次的人具有辐射作用,社会危害性大。
(2)附和层:随核心层出现而形成的第二个层次,事件构成的基本力量。其特点:行为动机、目的不如核心层明确,受核心层影响,并受外界对抗力量的强弱决定自己的态度。
(3)围观层:在事件形成和发展中,由抱有好奇心理的微观者构成的层次。其特点:是极不稳定的偶然群体,是处置者和策划者双方争夺的力量。对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意义:群体性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都是发展变化的,其组成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件主体层次的递增,反映了事件的变化,随着主体层次递增引起事件范围的扩大,又反映着事件空间结构的变化。所以,从系统的观点看,群体性事件的横向范围,是有其纵向层次结构决定的。事件主体构成的层次性也是公安机关在预防与处置事件时的重要理论依据。

第10题:

下面那些事件属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 A、重大刑事案件
  • B、涉外危机
  • C、恐怖袭击事件
  • D、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 E、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